現在開商城到底賺不賺錢? 

答案是肯定的,但還需要注意以下幾點:

 

現在開商城到底賺不賺錢一、戰略層面

 

大家都知道 “選擇大於努力”,但還總是忽略選擇,匆忙地投入到競爭非常激烈,利潤很薄的一些類目裡面去。

 

為了做搜尋、做排名,天天研究各種規則漏洞,直通車、鑽展等操作手法拚命學習,結果到頭來不賺錢,但同時有一部分人,看起來好像懂得很少,但卻能賺到錢。

 

我之前提到過一個北京做紅木傢具專用靠枕的賣家,大約 5 年前我第一次接觸他的時候,是抱著學習技術的心態去的,結果到了之後跟他聊天發現,他連 “直通車質量得分” 是什麼都搞不清楚,更不要說什麼降權、寶貝相關性、類目相關性了,他就那樣稀里糊塗弄了個店鋪,然後每個月在 13 年的時候就穩定在 30 萬流水。

 

圖片自己拍的,設計師沒有,員工只有兩個阿姨,這兩個阿姨既做裁縫又兼客服。

 

他能活得這麼逍遙,主要原因就是因為沒有競爭對手。做抱枕的很多,但普遍都是大眾化,9.9/19.9 的抱枕,他專業做紅木傢具專用抱枕,競爭少、客單價高、客戶質量優秀、利潤率也比同行高 30%~40%。

 

這不是個例,雖然現在平台上入駐的賣家比幾年前要多很多,但依然有很多活得很 “小而美” 的店鋪,悄悄地賺著錢。

 

就在今年,有一次我改衣服,到線下裁縫店一問都叫價 70、80,後來我想看看淘寶上有沒有。搜尋發現,淘寶上做這個確實很少,第一頁基本包括了所有賣家。但仔細看了一下發現,有兩個認真在做改衣業務的賣家,單品月銷售都在 5 萬元以上。

 

我前老闆,做列印裝置的,天貓、京東都在開店,年銷售 2 個億,我到這家公司的時候,他們連運營人員都沒有,只有客服。這樣的團隊為什麼能做到這種程度?因為選對了行業,列印裝置庫存佔用資金大,利潤率非常低,大公司都不願意做,看不上,因此他們店鋪的很多產品只要上架就在搜尋結果第一頁。

 

現在很多店鋪都在做大眾化產品,雖然銷售額還可以,但競爭相當激烈,最後賺錢的很少。

 

但往往一些看上去比較麻煩,市場不大,且不太適合網購的產品一旦做出來,反而都利潤豐厚,比如割草機、打農藥機、充氣城堡等。

 

所以,如果能選擇一個對的類目、對的領域,會讓你活得非常滋潤。

 

現在開商城到底賺不賺錢二、市場層面

 

其實賣家也都希望能賣高價,不要打價格戰,但由於資訊透明化,加上比價軟件非常多,就讓比價變得很容易,對於商家來說這件事就不怎麼美好了。

 

一樣的產品,你賣的價格高了你就賣不動,所以只能賣低價,於是為了爭搶流量大家都做低價,價格戰就此起彼伏。

 

怎麼能減少價格戰或者避免價格戰呢?

 

在這裡介紹三種 “提價策略”。

 

1、堆高(消費者對於產品的)成本認知

 

為什麼很多品牌都在不斷折騰,不斷升級,又是換包裝、換原料、換贈品等等;打廣告,聲稱自己的原材料來自法國、德國、美國、阿爾卑斯山;同時不停地強調自己的產品在產品研發上投入了多少錢,多少時間,多少人,產品迭代了多少次等等;甚至僅僅為了包裝上的一個小細節,都要請大牌設計師參與設計,等等諸如此類。

 

比如小罐茶,在茶葉界絕對是賣的比較貴的了,但是他通過宣傳讓消費者認為這麼貴是合理的,甚至是 “物超所值” 的。

 

比如,小罐茶的老闆曾不止一次地公開宣稱,小罐茶的包裝是專門請的日本著名設計師榊原秀夫設計的,為了這個包裝,他們的團隊花了三年時間,投入了 500 萬資金,甚至為了讓消費者撕膜更容易,他們還設定了一個 “首席撕膜官” 崗位,專門來撕膜,不僅是包裝,包括廣告,小罐茶的廣告據稱歷時 20 個月的製作周期,5 個版本,花費 1000 萬。

 

這還不算,小罐茶的線下旗艦店,是請的蘋果手機實體店的設計師來設計的。

 

所有的這些做法,其本質目的就在於,堆高消費者對於產品的 “成本認知”,讓消費者覺得值。

 

再比如,很多做代運營的公司,每次去品牌方提案的時候,總是要去七八個人。

 

為什麼要去這麼多人?就是通過人海戰術來堆高成本認知啊,暗示品牌方,你看我們七八個人給你幹了幾個月,你這錢花的值。

 

再比如,為什麼做線下培訓、會展的,一定要去五星級酒店的會議室呢?也是堆高成本認知啊。

 

明明這些成本和定價沒有太多相關性,但依然要這麼做?就是因為消費者不這麼想啊,大家的常識依然是:這東西成本這麼高,那一定很厲害,我就多掏點兒錢吧……

 

2、提供差異化價值,混淆價格認知

 

很多人都知道差異化,但不知道差異化的本質是什麼,於是就會為了差異化而差異化。

 

差異化的本質是什麼呢?就是混淆消費者對於價格的真實認知。

 

一模一樣的產品,消費者肯定選擇便宜的。但只要稍微做一下改變,再給消費者一個充分的理由,就能鼓動消費者去購買。

 

比如本來按斤來賣的水果,現在按盒賣;原來都是按本來賣的書,現在論斤稱。

 

儘管這個改變可能非常細微,甚至未必能提高消費者的實際效用,但這也足夠了。因為混淆了消費者的價格認知,他就無法對比。

 

不管是產品創新還是價值重構,無論什麼方式的差異化,本質目的都是為了混淆消費者的價格認知,讓他無法對比。

 

3、提供附加值,抬高價值認知

 

這種附加值有物質上的,也有精神層面的。

 

物質層面的附加值就是在產品層面和其他價值產生關聯。

 

比如,在產品成分上新增高價值原料,一瓶牛肉醬,同行牛肉佔比 5%,我就提升到 15%;比如淘寶上的牛肉乾,大多都是 500g 包裝,平均一斤 50 塊錢上下,而這家的牛肉乾做到了 150 一斤!零售價高於市場平均零售價 3 倍以上!他怎麼做到的呢?

 

①包裝縮小,看上去和其他家標價差不多。

 

②提供附加值。他的頁面中就說自己的牛肉乾是 “超干牛肉乾”,製作一斤牛肉乾需要 4 斤新鮮牛肉。甚至下面還 “幫大家” 算了個賬,證明我這個價格才是合理的。

 

或者我還可以通過贈品來提升附加值。阿芙的精油在精油行業算是非常貴的,但是買家抱怨卻很少,我們到它的評價頁去看看就知道了,阿芙的贈品非常豐富,讓買家覺得很值得、很滿足、很驚喜。

 

最後,還可以通過提供相關知識來提升附加值。比如 “八公叔叔”,不僅賣產品,更重要的是提供養寵知識,因而有很高的使用者粘性。

 

精神層面的附加值,就是我們說的品牌。

 

品牌的本質就是一種社會認同,這種認同包括物質層面的信任和精神層面的認同。

 

比如,大家都知道愛馬仕的皮包要幾萬、幾十萬,所以用愛馬仕的人至少都是支付得起這個錢的人群。

 

那我怎麼表現 “我注重生活品質,有能力用幾十萬的包” 呢?

 

總不能天天把存摺貼在額頭上吧。

 

很簡單,我買一個愛馬仕就行啦。

 

同樣,我怎麼表現 “我是一個喜歡簡潔、優雅、科技的白領,同時經濟條件還不錯呢?” 很簡單,出門帶著星巴克的會員卡和蘋果三件套就行了。

 

因此,我們說,想要提升產品溢價,殺手鐧就是 “品牌”。

 

現在開商城到底賺不賺錢三、管理層面

 

1、賬目混亂

 

很多做電商的,因為毛利低,所以一般大家都不會單獨請個出納來記賬,記賬完全憑大腦,當然也記得不精確。花錢的時候覺得這裡也應該花、那裡也應該花,到了月底發現支出一大堆,收入都抵不了支出。

 

其實不管規模大小,財務都應該規範化,一個月付了多少錢,賺了多少錢,都要第一時間搞清楚,不能直到 WooCommerce 供應商要賬要上門才發現自己一直在虧著做生意。

 

2、庫存管理混亂

 

很多團隊都沒有 ERP 系統,庫存也沒有一個準數,消費者拍了就去找貨發,倉庫里到處都是產品,沒有明確的分類。

 

最後突然就發現有一批產品過期了,這時候就只能扔掉了。另外就是朋友、員工過來拿產品,也經常不清不楚。

 

採購的時候大大咧咧,比如紙箱、泡沫袋、膠帶這類產品,收到後一般都不會盤點,直接堆起來,偶爾數一下發現少很多。

 

還有廠家有時候發過來的貨以次充好,一直到給消費者發貨的時候才發現。

 

很多時候為了進貨價更低,我們會盲目進貨,比如代理商告訴我們如果這個產品你能進貨 2 萬瓶,就能更便宜,然後我們就囤了超出我們預計銷量的貨物,最終這批貨有很大一部分賣不出去或者需要賠錢清倉。

 

入庫要有入庫流程,第一呢,不能盲目進貨,根據自己的計劃來;第二呢,採購回來的產品或物料要有驗收流程,有問題一定要聯絡 WooCommerce 供應商退貨;第三,發貨穩定就要上 ERP 系統,做好庫存的管理,要時刻知道某個產品有多少貨,有哪些貨是滯銷款需要及時處理,庫存佔用了多少資金,是不是可以縮短備貨周期?比如從按季度進貨變成按月進貨,減少庫存資金占用率?!

 

3、毛利率核算不清楚

 

產品定價是根據感覺來的,10 塊錢進的貨,感覺可以賣 19.9,如果能賣到 29.9 就覺得賺很多。

 

但往往 29.9 也不賺錢,扣掉人工、水電、快遞、包裝、損耗、推廣費,最後就沒了。

 

大家經常說,電商是去中間化,沒有中間商賺差價。但真的是這樣嗎?線上上,我們的銷售價格是不是真的能比線下定得低?

 

不是的。

 

線上有平台使用費,有扣點、有人工、有推廣、有物流支出、包裝支出、贈品、辦公成本、庫存損耗等,這些在定價的時候一定是要折算平攤到產品中去的。

 

4、進貨價高

 

在進貨的時候不夠 “斤斤計較”,差不多就行,有時候進貨價降低 1 塊錢,一個月就能多出幾千塊錢的利潤。

 

5、盲目招人

 

感覺自己銷售額起來了就趕緊招人,結果遇到低谷期賺的錢都給員工發工資了。而且人越多管理上的事情會越多,牽制自己很多精力。

 

即便是規模比較大的電商公司,很多也都有這個問題,盲目擴張最重要的表現就是盲目招人,一個員工在一線城市成本已經不低於一萬每月,如果新人上來沒有創造出填補這部分支出的利潤,公司就要陷入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