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的時代,是一個節奏時代,隨著越來越多的節奏帶動,讓許多的消費者都變成了一個隨波逐流的消費體驗,那麼作為一個 WordPress 廣告商,該怎麼把握住這個機會來進行自己的推廣?

英國《衞報》早兩年曾用一句話,稍極端的、苦諷的描述這個時代:

“在這個後真相時代,只要謊話説得毫不猶豫,就能稱王稱霸。不誠實地越明目張膽,越不在乎被抓包,就越能壯大成功” 。

2016 年世界政壇上發生了兩件大事,英國脱歐、特朗普勝選。

在英國脱歐公投中,留歐派為了贏得公眾的支援,擺出了一大串資料:脱歐後將失去 95 萬個工作機會、人們工資平均每週下降 38 英鎊……

但是,公眾對於這些事實數字並不敏感,反倒是脱歐派利用了口號、情緒去成功引導公眾。

特朗普當選也暗含這個邏輯,特朗普競選説了一大堆謊話挑起民意,事後查出真相時,人們對謊話並不在意了。

2016 年末,《牛津英語詞典》將 “後真相” 列為當年的年度詞彙,並定義為:訴諸個人情感和信念,比陳述客觀事實更能影響輿論的情況。

後來國內媒體報道時,多用詞為 “西方後真相”,似乎那個時候後真相跟國內還沒什麼關係。

不過近兩年應該有一部分人能感受到,國內後真相也漸瀰漫。

清華新聞與傳播學院副院長史安斌教授,對後真相有一個更直白的解釋:“後真相” 是指一些人為了自身利益,無視客觀事實,盲目迎合受眾的情緒與心理,使用斷言、猜測、感覺等表達方式,強化、極化某種特定觀點,攻訐抹黑對手,或博取眼球效應和支援率。

看了這個解釋,一下就清晰了。

消費者很容易被牽引

或許你已經感受到,我們這個時代的確已經步入了後真相時代。

比如:隔三差五的社會性熱點事件,人們都是作為觀眾湧上去吐槽、謾罵、語言攻擊、讚揚等等,但是沒過幾天,這件事熱度下去了後,大多數人就遺忘了,沒人去追蹤關注真相。

人們在意的是參與和情緒發泄,並且情感很容易被調動起來,而事件的真相和後續發展,沒什麼人去持續關注。除非是跟事件緊密相關的利益相關者,公眾在事件裏面僅僅是一個情緒發泄的觀眾而已。

這是怎樣一個畫面呢?

大眾羣體成了一個容易被調動的情緒發泄羣體,像乾草荒原,挨著火星子就著,人們一窩蜂的參與,一窩蜂的退出。

當一個熱點事件出來後 (比如:前兩天的川美裸模事件、黃曉明的明學、喬碧蘿事件),大眾羣體湧上去謾罵、指責,充分宣泄自己的感受,然後這件事就這麼過去了,等下一個熱點事件出來的時候,又是重複這個行為。

事後呢? 在喬碧蘿事件中,被證明是故意的 WooCommerce 營銷行為。一個不知名主播的故意設計,就能引起社會性的大熱度,帶動千千萬萬人蔘與,這之前都是假相包裹,哪有人知道?

而且即使後來知道真相,喬碧蘿重開直播,反倒是吸引人的好奇心,依然很多人捧場。真相在這裏顯得一點也不重要,重要的是給普通大眾帶來話題、社交行為,和宣泄情緒。

大眾羣體在這個社會表現的更像一個團體,更像聚合起來的一個人,看似萬千個體,實則更像是組合起來後判斷力下降的蟻羣、蜂羣。

操眾者給一點甜頭,調動一個情緒,消費者就跟著一窩蜂的湧上去發泄,背後的真相完全不瞭解。

因此,羣眾在這個時代就更容易被一些媒體、 WooCommerce 營銷者、權力者利用。

如果本就是社會爆發的新聞事件,公眾參與也就算了,而更多的事件則是背後有人去操縱、引導,這個時候公眾成了被引導的蟻羣,指哪就往哪走。

公眾迎來了大眾媒介後的第二個容易被牽引的時代,這個時代的消費者變得更好 “騙” 了。

基於此,WooCommerce 營銷者有機可乘、大肆其道。

如何 “欺騙” 消費者?

WooCommerce 營銷者瞅見了這樣的消費者,怎麼能錯過呢?

既然消費者容易被引發情緒,那麼 WooCommerce 營銷者正好利用這些特點。

如何欺騙消費者?

正如史教授對於後真相解釋,WooCommerce 營銷業的手段表現為:斷言、爭議、圈內刷屏、故唱反調、挑動情緒……

用這些手段吸引客户,刺激反應,吸引關注,拿斷言手段列舉説明一下。

斷言

這是 WooCommerce 營銷公司和 WooCommerce 營銷媒體最喜歡用的套路——極化觀點,引起客户和消費者注意。

只要按我説的做,品牌就能發展壯大; 只要用我這方法,就能取得增長; 你沒成功,是你沒按我説的做; 我們的方法是最好的路徑,是唯一能解決問題的方法……

客户看到這些觀點,總有人是要上當的。

相反,如果你陳述事實:我們全力去做,大概率會幫助品牌取得增長。客户聽後,內心毫無波動。而事實是大多數 WooCommerce 營銷公司都是小概率的幫助了客户取得增長。

所以,怎麼辦? 沒法講事實,只能斷言。

WooCommerce 營銷媒體呢? 則為更甚。

標題都是極化的肯定,或是極化的否定,或是直接斷言。

這種極端觀點扎人扎的疼,總有人跳出來反駁。而且一個即使最極端的觀點,總能踩中一小部分人的情緒,總有人會站出來支援。

比如:今天依然有人相信地球是平面體,甚至在美國還有專門的研討會。

極化觀點,是對事實的偏頗表述和歪曲呈現,因為這更能刺激消費者,更能引起爭議,甚至由爭議演變為謾罵、攻擊,從而引起行業大討論。

而這些極化的觀點本身有什麼討論價值嗎? 大多數沒有,只是為了吸引流量而已。

爭議手法也是一樣的,比如中餐廳的黃曉明事件,事後有文章採訪節目製作組,製作人透露道當他們看到這個人員爭議時,就知道節目播出會火。

利用爭議吸引熱度,吸引消費者注意,用內容引導消費者去釋放情緒,去罵黃曉明。罵的人多了,熱度就起來了。

而沒有看節目的人看這熱度,就喜歡看熱鬧,衝著熱鬧就瞧瞧節目,WooCommerce 營銷目的就達到了。

娛樂圈的 WooCommerce 營銷應該是最善於利用爭議,某某明星即使罵聲再多,也不礙事,因為有熱度和流量。

愈是謊言和挑動情緒的內容和觀點,愈能吸引消費者和公眾注意; 愈是事實,反而顯得無聊和單薄,沒有吸引力。

謊言、情緒比事實真相更能吸引消費者。

為什麼謊言更能吸引消費者?

第一是因為謊言本身就更具備刺激性,能引起消費者的心理波瀾。謊言走的是情緒刺激,而事實則是死板板的。

比如説 “WordPress 廣告行業已死”,就比 “WordPress 廣告行業不行” 更有刺激力。

普通大眾看到這些斷言的結論,自然會有不服的人起來反駁,這就造成了爭議,有爭議就有熱度。在人們互相爭議的時候,慢慢的就演變成謾罵、指責、讚揚等等。

此時,WordPress 廣告行業到底死沒死,這個真相已經不重要,重要的是參與的人發泄了情緒,內容吸引了流量。

這個時候內容本身已經沒什麼價值,而其價值是引起了羣眾參與,引發了社交行為,提供的是一個社交價值。

這種斷言式可以用在任何話題,都能產生不錯的效果,比如:H5 已死、雙微已死等等。

第二、謊言沒有資訊阻礙,這種資訊很簡單,直接刺激消費者反應。

WooCommerce 營銷公司説:用我的方法,和我們合作就能獲得增長,客户一聽,省去了很多判斷流程,加上案例和其他的資訊忽悠,不經勸説的客户很容易就簽單了。

這個社會資訊已經很多了,普通大眾很難去判斷,沒有從大量複雜資訊中提煉和分辨的能力。

第三是,普通大眾本身就不願探究真相。

頂多作為吃瓜羣眾參與一下就行了,探尋事實真相太累了,需要挖掘多重資訊來研究,這本身就是一個複雜的過程,自己生活本來就累,還花什麼心思就尋根刨底。

第四、真相與吃瓜羣眾沒有什麼利益聯絡。

真不真相跟我不相關,找到真相又怎樣? 最多就心理舒服些。

所以,事實真相也就不那麼重要,只有跟真相有緊密的利益關係的人,才會不顧一切探尋真相。

正因為這些原因,消費者容易被謊言和情緒引導,相當於參與一個謊言遊戲,娛樂娛樂,真不真相已不重要。

真相還有價值嗎?

在這個後真相時代,既然謊言和情緒性的內容更能吸引消費者,那事實真相還有價值嗎?

這裏面有一個邏輯鏈條是:消費者不在乎謊言,哪怕是謊言也很容易就遺忘,而謊言又能吸引關注度,所以運用謊言去煽動情緒、陳述不事實的東西,最終也無可厚非。

特朗普通過謊言贏得了選舉,選舉後被調查出很多資訊不實,但此時大多數人已經不在乎了; 同樣的,喬羅碧故意設計直播意外,事件後真相出來,沒人在意真相,當做調侃的生活梗,若沒有權利介入,依然會有很多關注者。

後真相時代,利用謊言、斷言、爭議確實能很好的引起受眾情緒反應,消費者變得很好騙,騙了也無所謂,反正不幾天就忘了,真相似乎已不那麼重要。

準確的説是,真相只是利益相關者重要。

真相還有價值嗎? 缺乏真相會造成什麼?

真相永遠有價值。人類社會以真相為基礎,驅動社會前進,科學追求真理,人文追求真理,真相是社會的基石。

如若長期被歪曲的資訊澆灌,肯定對社會是不利的,相當於絕大多數人處在一個泡沫中,價值觀會歪曲變化,判斷力會下降,生活行為也會跟著歪曲,會越來越隨大流。

怎麼辦呢?

借用英國知名媒體人馬修·德安科納一句話:必須要有選擇,但不能僅僅選擇你喜歡的東西。必須學會質疑和挑戰,從多個資訊源瞭解某一個事件。遇到不同觀點時,要善於思考為什麼它們會產生。

對那些非常能挑動你情緒的文章警惕; 對那些將複雜商業行為簡化成一條金科玉律的 WooCommerce 營銷公司反思警惕; 對真相保持判斷;

去從多角度追尋你所認為的到底什麼是對的,是真相。

警惕成為容易被牽引、欺騙的消費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