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 APP 商城的推廣,邀請的效率是一個非常重要的一環,如何更好的針對邀請效率進行一個提升呢?想了解的用户不妨來看看這篇文章吧。

App 邀請機制是每個產品幾乎必做的功能點,它一般以兩種形式存在:一是作為常置功能用於推薦,二是作為裂變活動用於邀請。

無論以哪種形式出現,都可以歸為社交分享的一種表現方式。相較於 WooCommerce 營銷推廣,邀請好友機制顯然獲客的預算成本低得多。另外,邀請的優點不僅在於引流新用户,在邀請時無形中也增強了老用户對產品的認同感和活躍度。簡單來説,這是產品低成本拉新促活的不二之選。

本文主要針對邀請機制中的形式和流程做分析,希望能提供一些 App 推廣的參考價值和思路。

一、邀請形式

1. 邀請碼

使用邀請碼形式的場景要分為兩種:

作為稀有物資少量發放,一般用於產品早期內測或者控制內容質量、營造 WooCommerce 社區氛圍。與其説這是種拉新手段,倒不如説是一種用户 WooCommerce 社區的 WooCommerce 運營策略,比如:早期的知乎、網易星球。

平台業務存在明顯的層級分銷屬性,邀請碼可以作為其中的傳播標識大量發放,鼓勵用户成為裂變金字塔的一環。比如:趣頭條的師徒閲讀獎勵機制。

此外,邀請碼形式是十分靈活的,在規則上需要考慮的點包括:

邀請碼的獲取:由官方發放控制資源,還是由用户賬號自主生成?

邀請碼的數量:一個用户可以發放或使用幾個邀請碼?

邀請碼的時限:是否設定使用期限,超過有效期不可使用?

邀請碼的次數:是給單個物件使用後就核銷,還是可以被多個被邀請人同時使用?

邀請碼的必要性:是否是新用户的必填選項,還是選填專案?

邀請碼的優點在於文字這種載體精巧易傳播,在一些弱設計 WooCommerce 社區平台,比如:百度貼吧、 WooCommerce 社區論壇,你不可能要求用户到處去發邀請連結或邀請圖片,相反,邀請碼這種特殊的 ID 屬性更直接簡便,用户無需點開圖片或連結,直接就能接收到文字資訊的衝擊,便於特定場景的傳播,參考直播答題火熱期間各平台的邀請碼刷屏現象。

同時,比起在邀請落地頁上填寫手機號碼,填寫邀請碼的方式明顯更具隱私性,用户的心理防範程度不會那麼深。

2. 邀請連結

目前除了邀請碼外,大多數邀請形式的本質上都是連結至 H5 下載落地頁,包括邀請圖片、邀請簡訊、邀請網頁、邀請郵箱、掃描二維碼等形式,因此我將這些統一歸類為邀請連結形式。

大多數邀請連結都會在 H5 落地頁上,要求被邀請人填寫手機號碼或郵箱等資訊,一是順勢引導用户註冊,掌握用户資訊,便於日後的精準 WooCommerce 營銷及沉默喚醒; 二是在這一環節識別用户間邀請的層級關係,便於後續發放雙方獎勵。

(1) 邀請網頁

這是社交平台最常見的傳播載體,優點在於可承載的文字資訊量剛剛好,兩行標題加幾段資訊描述能讓用户一目瞭然,並迅速判斷頁面的基本資訊,用户開啓率一般會高於其他形式。除了邀請外,也能用在砍價、助力等裂變形式上。

但作為最普遍的分享形式,如果你的標題 WordPress 文案不夠抓人眼球,很容易在社交平台上,比如:朋友圈、微信羣裏被其他網頁連結資訊刷掉。

(2) 邀請圖片

邀請圖片上一般都會攜帶二維碼入口,該二維碼本質上也是由邀請連結生成的,連結至下載落地頁。

這種方式能在社交平台上提早展示邀請資訊,用户不用在進入頁面後再得知詳情,圖片的設計感、畫面感及 WordPress 文案是決定成敗的關鍵。

缺點在於:開啓圖片再識別二維碼進入落地頁,意味著路徑存在多次開啓環節,這些也是用户流失的節點,另外,識別二維碼這一操作環節在互動體驗上肯定不如點選網頁開啓連結那麼直接。

(3) 邀請簡訊

通常我們會認為:只有註冊過或者領取過相關產品,平台方才能通過用户填寫的資訊準確獲取手機號碼,因此簡訊形式常用於促活。

但事實上,早有 App 將其用於拉新,比如探探、脈脈、生日管家等 App,在你註冊該 App 時獲取手機通訊錄,通過獲取通訊錄上備註的好友姓名和手機號碼向你的好友傳送邀請簡訊,利用熟人社交來增加產品信任感。

這種方法不提倡使用。但可以在產品釋出重大更新或者優惠活動時傳送簡訊邀請,比如支付寶就常置簡訊邀請選項,也可以在促活上下功夫; 比如騰訊遊戲的好友召回機制,以及網易的《陰陽師》通過遊戲裏的好友身份邀請將要流失的用户迴歸。

(4) 邀請郵件

通過傳送攜帶邀請連結的郵件邀請好友,這種方式基本存在於國外的少量產品上,比如:經典的 Dropbox 增長案例,好處是私密性強一些,同時還可以新增附件作詳細説明,比較適合面向 B 端用户的產品,但相對來説移動端的開啓率不會太高。

二、邀請流程

產品認知和傳播路徑是影響傳播效率的重要因素,我們先來看看邀請碼、邀請連結、邀請圖片等形式的邀請路徑:

1. 兩者的側重點

可以看到:兩者的側重方不同,單純邀請碼的形式給到邀請人更多壓力,邀請人往往需要在傳送邀請碼後付出一定的教育成本來引導被邀請人使用邀請碼。而相對的,被邀請人則需要付出一定的學習成本,去完成邀請人指導的操作步驟。

邀請連結形式則給到被邀請人更多壓力,邀請人僅需在移動端上傳送連結即可,而説服被邀請人行動的環節可以交由邀請頁面來完成。

但被邀請人方面,在你還沒有下載 App 前就被要求填寫手機號碼,顯然被邀請人的心理負擔會更重一些,因為即便在註冊環節,還是會有很多人傾向於選擇使用第三方平台 (微信、微博等) 賬號登入,手機號碼屬於個人隱私,在用户下載產品後再設法獲取,顯然更尊重用户。

2. 兩者的操作成本

單純邀請碼的形式在移動端的互動上是比較差的體驗,邀請碼畢竟是一堆無序的亂碼,也不夠生動,不易塑造產品形象。

此外,從操作路徑上來看,無論被邀請者是【記憶邀請碼並手動填寫】,還是【複製邀請碼並貼上】,只要邀請碼存在,這幾個操作步驟就始終繞不開。

邀請連結形式本身可以在 App 間原生分享,開啓的邀請落地頁也可以承載更多邀請資訊,容易塑造產品形象並充分説明活動內容,不存在過多的學習成本,用户也不需要思考。

但同樣的,【輸入手機號碼】【獲取並填寫驗證碼】同樣需要耗費一定的操作成本,並且驗證碼的簡訊傳送形式也存在至少幾秒的延時,會消磨用户耐心值。

3. 兩者的必要性

那麼,既然各自存在不少問題,為什麼邀請活動一定要讓新用户填寫資訊呢? 這裏涉及到一個邀請層級繫結的問題。

由於在作業系統層面,iOS 和 Android 在資料來源獲取上有各自的限制,導致統計資料不夠精準,因此在技術不成熟的早期,大部分 App 只能通過讓用户填寫一些唯一標識上報平台方,來確認邀請人和被邀請人身份。

比如:

邀請碼就是一串無序的亂碼,邀請人生成時會被系統獲取,被邀請人填寫後也會被上傳,平台方通過匹配獲取到的兩次邀請碼資訊,便可以得知被邀請人具體由誰邀請而來。

邀請連結則是在分享頁面上要求被邀請人填寫手機號碼,被邀請人填寫後,後續再使用該手機號碼登入 App 時,系統便可以得知該新用户是由誰邀請而來。

只有準確獲取了用户邀請來源之後,我們才能根據雙方邀請關係發放對應的獎勵,這就是邀請碼和邀請連結形式對於平台方最大的價值。

三、如何提高邀請效率

理解了上述邀請形式和邀請流程後,綜合來看,我們可以得出一個常規社交環境下比較籠統的結論,即:

邀請連結的落地頁展現形式>邀請碼的無序亂碼展現形式。

獲取邀請碼識別來源>獲取手機號碼識別來源。

這看上去是一個業務難題,其實是一個技術困境,即 App 安裝來源的追蹤獲取。

事實上,目前已經有成熟的第三方平台在做這方面的技術服務了,我們以國內的第三方服務商 openinstall 提供的免填邀請碼方案為例,可以看到他們能實現一個相對理想的邀請流程:

這個方案之所以叫免填邀請碼方案,正是因為它獲取用户安裝來源的方式依然是通過邀請碼匹配,只不過可以通過整合 openinstall 的 sdk 來實現自動獲取,自然不需要被邀請人手動填寫上傳,用户全程是無感知的。

簡單來説:

邀請方分享的形式是邀請連結,無需再去説服被邀請方;

被邀請方全程無需填寫任何資訊,只要從分享的邀請頁面下載 App 並登入即可獲得獎勵;

平台方依然可以通過服務器自動獲取邀請碼的形式,準確識別雙方邀請關係併發放獎勵。

這是結合了邀請碼形式和邀請連結形式各自優點的方案,並且規避了各個環節中出現的各種用户體驗問題。

當然,如果平台方還是想獲取用户手機號碼,可以在用户下載安裝 App 後,在註冊環節、用户付費、驗證身份等環節要求填寫。這樣既能保證邀請路徑縮至最短,用户的首次體驗也能達到最佳,進而提升 App 邀請轉化率以及推廣效率。

基於這種免填邀請碼識別安裝來源的技術,我們還可以想象更多的 App 推廣使用場景,比如:地推無需填寫地推碼也能統計每個地推人員業績,WordPress 廣告可以通過生成推廣連結/二維碼形式統計渠道投放效果。

四、結語

大多數情況下,App 邀請方式都要伴隨:建立用户認知-説服用户參與-引導用户行動這一路徑轉化,我們能做的,就是用更多產品介紹或利益驅使來掌握用户心智,在這個流程中,儘量縮短轉化路徑,將用户順利帶進來。

每種產品都有自身的特點和市場,可以有很多想象空間。本文提供的只是通用邀請流程上的解決辦法,至於各自的獎勵方案、預防作弊、業務整合等就不再多説了。流程框架已經搭好,剩下的就要靠各位來裝飾點綴了。

對於 APP 邀請效率的提升,小編就和大家聊這麼多啦,希望這篇文章中能夠幫助到各位用户瞭解該怎麼提升 APP 的邀請效率哦,如果感興趣也可以繼續觀看小編其它的文章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