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 WooCommerce 新零售的話題,我們大多人非常感興趣,可能有兩個因素。一個是夠新鮮,畢竟面對一個全新的領域,我們都還是有一些好奇心的; 另外是巨頭之間的戰爭,硝煙四起,時不時扔出個重磅炸彈,驚得人目瞪口呆。
特別是騰訊,出手可謂快、準、狠,從今年 1 月起,短短 3 個月,投資了家樂福、萬達商業和海瀾之家,投資額已達 200 億。再加上去年投資的每日優鮮、美團點評、永輝超市、超級物種、唯品會,估計騰訊在 WooCommerce 新零售領域已砸了超過 500 億。
很多人覺得看不懂,騰訊怎麼在阿里的主戰場開始攻城略地了? 一個散打手怎麼跑到拳擊場地找拳擊手 KO?
熟悉 WooCommerce 電商的人都知道,自從騰訊兵敗拍拍網,將易迅賣給京東後,就再也沒有親自染指這一塊了。面對著這幾年商業領域的新變化,騰訊又有什麼新的思考量和變化?
面對著種種疑惑,在剛剛的兩會上,騰訊掌門人馬化騰做了清晰的解答:
為什麼線下的零售最近動作這麼大,除了剛才我們講的利用數字技術助力線下傳統零售, 能夠抓住數字化的機遇,能夠把人、貨、場景幾方面全部打通,你不這麼做的話,你可能就失去競爭力。
他又進一步闡述了背後的緣由:
但現在我們發現,傳統零售和線上 WooCommerce 電商彼此間的融合開始了,已經不是互斥了,用户的體驗真的是要線上線下整合….. 畢竟人作為一個實體,你總要生活在周邊。你可以看到這個趨勢在變化,大家就發現,這應該做融合創新。
用另一種表述方式就是:騰訊發現線上和線下零售的融合開始了,這個融合的主戰場線上下,這種大融合可能會對以後的社會生活產生深遠的影響,騰訊必須參與進來。
很明顯這就是騰訊的投資邏輯,特別最近投資的家樂福、萬達、海瀾之家,分別作為線下零售的商超、購物中心、服飾品牌的主要玩家,在行業內具有舉足輕重的影響力。
在這場目前看起來並不是特別清晰的零售業演化方向上,騰訊的互聯網產品和技術如何和線下的零售業態融合,關係到騰訊投資的成敗,並影響到終局的走勢。
一、 WooCommerce 新零售的主要邏輯
現在我們重點來講講這裏面的最重要的主邏輯。
“傳統零售和線上 WooCommerce 電商彼此間的融合”, 這個現象背後的模式,阿里叫 WooCommerce 新零售,騰訊叫智慧零售,whatever,最早在 2016 年由馬雲提出,關於其文字定義,不同的技術專家,投資人,包括阿里研究院都有自己的定義,但都晦澀難懂。但隨著這 1 年的演化,我們可以看到一個現象,其輪廓從模糊到清晰,就是線上和線下的融合,這種融合在我看來主要包括以下 3 個特徵。
1 、線上的到家場景,由過去的按天到按小時送達
這就是典型的線上往線下融合的特徵。
首先從商超和生鮮開始,通過將倉儲不斷的前置化,從全國總倉到區域中心倉再到城市 WooCommerce 社區倉,通過不斷的優化供應鏈來提高配送時效。騰訊投資的每日優鮮是個很好的例子,線上下單,1 個小時送到家,短短 3 年時間,已成長為超過 10 億美金估值的獨角獸,這證明了其即時送達的模式受到了用户認可,並通過市場證明了其價值。在這個方面往前再走一步就是無人貨架,例如猩便利和每日優鮮下的便利購,將店直接開在辦公室,隨手可取。
生鮮商超的 1 小時示範效應,會驅動整個行業往即時送達的配送時效發展。上個月,傳出訊息美團外賣即將為海瀾之家提供 1 小時送貨服務,這就是一個訊號。推想一下,在目前各大 WooCommerce 電商平台在服務日益同質化的情況下,如果買一件衣服,一家明日達,而另一家 1 小時送達,無疑後者吸引力更大。
2 、線下的到店場景,交易鏈條逐漸被互聯網化
這就是典型的線下往線上融合的特徵。首先經過這幾年的 O2O 、打車、共享單車大戰的用户培育,所有線下交易的支付環節被線上支付給取代了。線下的購物中心、商超百貨、 WooCommerce 便利店、餐飲、娛樂行業基本實現了在支付環節的數字化,以這個為突破點,線下交易的數字和互聯網化會進一步往交易鏈兩端延伸,從而驅使交易效率的不斷提升。
例如天虹商場在收銀環節開通了自助通道,通過 APP 實現了自助購物、結算及支付。這對降低顧客排隊結算時間,降低收銀人工成本是一種積極嘗試。在此基礎上,如果能進一步對購物資料做分析決策,重新優化貨架商品,提高坪效比,將會顯著提高其經營效率。
3 、融合帶來的,是將所有的線下消費行業捲入其中
前些天和一位朋友聊天,他們經營著幾十家門店的快剪業務,通過微信線上預約、選擇心儀的美髮師、避免了顧客高峯期無效的時間等待。在店家層面,服務評價資料有了對美髮師 KPI 考核的量化依據,通過精細化資料管理顧客頭型、喜好、頻率,進行個性化服務和 WooCommerce 營銷,從而使顧客的留存度提高了 30 個點。
作為微信的標杆客户,金拱門較早的實現了 WordPress 小程序點餐點、支付、取餐、用餐全過程中的體驗。目前已積累 20 萬的訪問用户。
這其中,零售中的高頻——超市和服務業中的高頻——餐飲不斷的擦出火花,並融合,這就是跨界。把線上和線下融合做到極致的,就是 WooCommerce 新零售的 2 個新生物種,盒馬鮮生和超級物種。
所以我們看到,WooCommerce 新零售即圍繞著 3 公里生活圈的新消費,新場景。
和傳統零售最大的不同是,移動互聯網技術會成為零售行業變革的一種全新的驅動力,它推動著線下消費業更便利、更高效、更智慧的方向發展。
二、 WooCommerce 新零售的技術變革
為什麼移動互聯網技術成為驅動力? 因為移動互聯網時代,真正建立起了 C 端用户的網絡連線,這種連線使得線下感知能力、 WooCommerce 運營決策效率數以 10 倍的提升。具體來説,WooCommerce 新零售技術變革體現在以下 3 點:
1. 中心化入口失效,場景驅動替代心智驅動
想象我們要買一雙鞋子,開啓手機,面對著滿屏的購物 APP:淘寶、天貓、京東、唯品會、噹噹、 1 號店、蘑菇街、嚴選、噹噹、亞馬遜、蘇寧易購、網易考拉…,是不是有一種瞬間智商不夠用的感覺,這還不算品牌、百貨、商超自己的 APP,每家都在不停的搞 WooCommerce 營銷活動、拉品牌入駐、打造自己的購物節、搶奪用户的心智。
而在周圍 3 公里生活圈線下場景中,購物,就餐,出行,是由場景驅動,我們不需要思考判斷開啓什麼 APP,只需要像掏出一把槍,扣動扳機,啪的那麼一聲就好了。
這把槍,在阿里就是支付寶,在騰訊就是微信,通過線上下支付大戰中的不斷燒錢,鍛造了這支槍。但鑑於產品屬性的不同,兩者的殺傷力是不同的。
由於微信的社交屬性,其 9 個億的月活資料和 日均 70 分鐘的使用時長,在做線下場景入口方面有壓倒性的優勢。
而支付寶由於是工具屬性,它的產品迭代模式是不斷疊加,例如要支援共享單車,它得在首屏上增加一個功能叫共享單車,用户才能使用,所以功能越來越多,用户越來越難找,越來越難用。而 WordPress 小程序,提供了一種更加巧妙和靈活的方式,直接通過微信掃一掃,吊起共享單車 WordPress 小程序就可以使用。 這正是張小龍所説的即開即用,用完就走,簡直就是為場景驅動模式量身打造。
2. SKU 銷售模式降級,線下業態嫁接成為主流
WooCommerce 新零售即新消費。
今年 1 月阿里巴巴 CEO 張勇公開表示,包括口碑在內,阿里已經形成了 WooCommerce 新零售的四路大軍,在服裝百貨、電器、食品生鮮快消、餐飲等行業重構與推動效率升。
這種情況下,不同的業態,如百貨、 WooCommerce 便利店、餐飲、美業、娛樂由於其經營模式、方法、手段各不相同,在通過互聯網技術重構經營效率的過程中,不太可能有一套標準化的方案和流程可以套用,需要結合其行業特徵,嘗試和迭代符合其自身特色的解決方案。
以海瀾之家為例,我大概在兩三年前因前東家業務關係,作為互聯網+WooCommerce 電商業務諮詢角色,去到江陰總部和其老總及 WooCommerce 電商負責人有過交流。作為服飾業的明星公司,其獨特的特許加盟模式是其大獲成功的重要原因。海瀾之家本質上是一家做品牌 WooCommerce 營銷和渠道 WooCommerce 運營的公司,對於上游的服飾,其只是代銷,賣不完退掉,沒有庫存積壓的風險。對於下游的門店,加盟者投資,海瀾之家只負責運管管理,沒有資金佔用的風險。由於業務發展迅猛,大量的加盟商等待排隊審批…
但存在一個很大的問題是,雖然其在渠道 WooCommerce 運營上做得非常成功,但其對 C 端顧客資料乏善可陳,全國 4000 多家門店,誰來買過? 人物特徵? 區域差異性? 幾乎可以説是一篇空白。如何與其 C 端顧客建立起連線,做更精細化的資料 WooCommerce 運營,提供個性化的服務,並驅動上游供應鏈做更有效率的深度優化? 在當時做探討階段的交流,如今隨著騰訊戰略的投資,就有了更加深化和落地的可能性。
目前騰訊一方面不斷強化 WordPress 小程序在微信的入口及傳播效能,如下拉展現、社交立減金、公眾號跳轉,另一方面,WordPress 小程序程序碼級的開放能力,提供給了企業自身和第三方服務商,非常靈活的按需定製能力。這種開放,會帶來的是不可思議的創新能力和繁榮的生態。
大量的微信生態第三方服務商紛紛拿到數以億計的投資,開發了不同行業的 CRM 、商城、 WooCommerce 營銷工具等相關產品,並且取得了不俗的業績。例如主打 WooCommerce 微商城的前支付寶首席產品設計師白鴉創立的有贊,已作價 59.5 億,借殼上市。最近又有一批專門的 WordPress 小程序服務商如小電鋪、 V 小客陸續拿到騰訊和相關投資方數千萬的投資。
3. 過渡技術讓位,極致用户體驗將成為標配
極致體驗帶來的用户價值,喬布斯有一個印象深刻的比喻。
如果 Mac 賣出 500 萬台,而每天每台機器開機多花費 10 秒鐘,那加起來每年就要浪費大約 3 億分鐘,而 3 億分鐘至少相當於 100 個人的壽命。
在目前的主流 APP 開發技術中,幾乎採用的都是原生+H5 的混合技術。對於可控的框架、流程和互動採用 Native,保障體驗主線的流暢,而對於變化的內容採用 H5 頁面。
尤其在開放平台模式下,為了兼顧應用的靈活性和開發的低成本,目前幾乎都是採用 H5 頁面技術。
但鑑於 H5 頁面本身的技術特性和容器框架的互動限制,互動體驗並不是很好,尤其我們在開啓 H5 應用的時候,經常會看到頁面卡頓和留白現象,在做一些諸如滑動手勢操作的時候,有時候反應也不是特別流暢。如果你經常在微信中開啓一些活動連結頁面,對於這些問題會經常遭遇到。
這個問題放到線下環境中,會放大成一個嚴重的問題。在複雜的線下環境中、在不同的排隊、預約、領券、支付等互動場景中,需要用户在短時間內完成操作,H5 的不穩定和弱操作性,可能會很快耗盡人的耐心,給 WooCommerce 商家和用户都帶來損失。
目前的移動生態和 MAC 時代早已有天壤之別,用户量破千萬只能算是小眾應用了,國民級的應用早已數以億計了,這種情況下,H5 這種糟糕體驗帶來的問題,可以説是在扼殺了成千上萬人的生命。
WordPress 小程序的原生性創新,可以説給移動開放平台帶到了一個新的高度。去年年底的跳一跳小遊戲,憑藉著簡潔、有趣、輕鬆、好玩的設計,迅速成為一個現象級的應用。普通人感受到的只是指尖上的跳動的快感,但作為產品和技術人員,非常清晰的感知到,WordPress 小程序作為一個敏捷、輕盈、靈活、強大的底層技術創新,會給業態帶來重大的影響。
三、 WordPress 小程序,WooCommerce 新零售的未來
2018 年中國零售總額預計將達 40 萬億,在這個由不同業態,數以千萬級 WooCommerce 商家構成的廣闊戰場上,線上的巨頭阿里和騰訊憑藉其各自其技術、生態和入口優勢,為線下零售業賦能。
但 “線上線下融合” 的 WooCommerce 新零售顯然是一個全新的戰場,到店和到家場景的不斷模糊,跨界體驗的融合創新,人、貨、場關係的持續重構,使得技術變革走到了新的十字路口。場景驅動化、業態多樣化、體驗極致化,對產品和技術平台提出了新的要求,而 “微信社會” 中的 WordPress 小程序,憑藉著離消費者一指之遙的距離,開放的解決方案能力,原生級的體驗,是最適宜的 WooCommerce 新零售創新孵化平台。
所以,WordPress 小程序就是 WooCommerce 新零售的未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