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 WooCommerce 跨境電商,有一個繞不過的坎兒,那就是 “退貨” 。退貨很正常,畢竟是網購嘛,網上看到的圖片跟實物還是有一些不同的,很多平臺為了提高使用者體驗,都會提供一定期限內退換貨服務,比如亞馬遜,買家購買產品可以一個月內無條件退貨。

最新調查顯示,超過一半的歐美消費者稱,他們在購物之前就考慮到退貨問題。近 60% 的受訪者認為免費退貨是標準服務;47% 的受訪者認為退貨到附近的取貨點是標準服務;1/3 的受訪者認為退貨費是附加值,而幾乎 9% 的受訪者認為是浪費錢。另外,幾乎過半的受訪者希望能得到退款,而不是店鋪抵用券。

但是,不是所有的退貨都是賣家問題,有些買家會故意多買然後惡意退貨。

最近,根據賣家爆料,他在 wish 平臺出現多起買家針對高價值產品惡意退款的英國和加拿大訂單,幾個惡意退款,都是一單買了幾個, 然後說收到的貨物損壞,尺寸不對等。傳了一個產品的圖片就被客服退款了。還有買家收到貨物簽收以後卻聯絡平臺說訂單顯示簽收但沒有收到貨物,僅僅兩個月,這位賣家就已經損失了上百美元。

奇葩賣家惡意退貨的常見型別主要有以下幾種:

1 、謊稱商品破損 
某亞馬遜賣家透露,遇到一個買家兩年內從他那購買了十幾次商品,每次都說上品被損壞,前幾次賣家沒有索要證據就退款。但後來賣家要求提供證據照片,他表示手機沒有照相功能。甚至近日發現包裹都還沒有到達,他就表示訂單已破損,終於讓賣家抓住 “尾巴” 了! 

2 、以假貨、二手貨為由 
有賣家表示,一位顧客投訴產品為 “假貨” 後,運營近一年的 listing 被亞馬遜移除。該條 listing 目前已經有 200 個訂單記錄,自然好評也積累至 15 條,庫存也有 180 件左右,這是 “一夜回到解放前” 的節奏啊! 

3 、騙取免費商品 
亞馬遜賣家 Andy 告訴小編,消費者在商家不同平臺、不同店鋪購買兩雙同款同碼同色的鞋,然後將兩隻左腳、兩隻右腳分別拍照,以此說明賣家發貨錯誤。因為賣家估計物流成本,一般不會要求退回,而是重新補發。 

其實惡意退貨在國內也非常常見,前兩天在網上引發熱議的 “女子買 18 件衣服旅遊後退貨” 就是典型的利用平臺 “七天內免費退換貨” 規則進行退貨。

去年 315 期間報道,北京某高校教職工鄒某花 1000 餘元從微商購買假 Pandora 飾品,又花 6000 餘元從淘寶 Pandora 旗艦店買同款正品,最終以七天無理由退貨為由,將從微商買的假 Pandora 退貨給淘寶賣家,獲得 6000 餘元退款,這一 “買真退假”,讓買家不費力氣將假貨變成真貨,也讓賣家不堪其擾。

事實上,隨著選擇直郵發貨的 WooCommerce 跨境賣家越來越多,惡意欺詐的買家也越來越多。這些惡意欺詐買家利用平臺政策賺騙高價值產品,從而惡意欺詐的買家達到退款並保留和佔有原有物品,這樣的結果是惡意欺詐的買家要麼不付款又能 “獲得” 商品,或者支付一次款項卻” 獲得 “兩個商品。根據賣家反應,這種欺詐行為在瑞典和法國是重災區,而澳大利亞更離譜,就算買家拿舊產品拍照退款,也能騙過平臺矇混過關。

目前普遍和常規做法就是買家一旦提出產品的任何問題,賣家為了息事寧人,都會無償再發一次貨物,或者無償退款(買家保留已經收到的商品)。

那麼對於 “欺詐退貨”,忍氣吞聲不是長久之計,賣家們應該怎麼做呢?

第一,賣家可以聯絡買家,諮詢具體是什麼退貨原因。如果識別到是惡意退貨的話,一定要向平臺申請,維護自己的正當利益。

第二,一般賣家進行申訴,會常常因為無法提供發票而申訴失敗。亞馬遜賣家表示,這是因為平臺方要求提供供貨商和購買方資料(包括名稱、稅號、地址、聯絡方式等),而國內的收據通常沒有這麼詳細的資訊。同時,賣家可以拒絕賠償,只要提供交易的追蹤資訊,可以提高申訴成功的機率。

第三,為了防止惡意退貨,賣家可要求買家把商品退到 “The Second Chance Store” 指定地址,所有零散產品將由”The Second Chance Store” 進行銷售和拍賣處理,扣除處理成本後捐贈給慈善機構,同時給退貨的賣家出具相應慈善捐贈證書。賣家擁有這樣通用的退貨地址,能提高買家退貨成本,有利減少惡意欺詐和常規退貨。

惡意退貨行為不能姑息,跨境電商小編提醒,如果你識別到是惡意退貨,一定要向平臺申請,維護自己的正當利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