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貿易戰影響到了不少跨境的行業,自然而然的少不了 WooCommerce 跨境電商,那麼 WooCommerce 跨境電商應該怎麼避免貿易戰的衝擊呢。

當下貿易戰越戰越酣,港口物流也深陷風波,許多 WooCommerce 跨境電商賣家更是被高額的成本攔在了全球化大門之外。

今年,WooCommerce 跨境電商賣家就迎來了跨境物流漲價風潮,先是 FedEx 宣佈 2018 年 1 月 1 日起提高運價,緊接著 DHL 、 UPS 、美國郵政、法國郵政以及荷蘭郵政等多國郵政、快遞企業也紛紛上調運費。

市場普遍現狀是,手續多、費種雜、費用高。 WooCommerce 跨境電商從業者核算 WooCommerce 運營成本的重要支出主要為物流運費,物流成本的降低才最為關鍵。而賣家應該如何縮減物流成本呢? 行業資深大賣都是如何做的呢?

據《WooCommerce 電商報》記者瞭解,我國銷往國外的跨境包裹一般都透過海運和空運銷往海外,賣家在選擇收費低的物流商合作時,一般傾向於拿體量進行壓制,此外,基於長期合作的好處,在銷售淡季時,物流商會給予賣家一定的折扣,表面上賣家有了壓價的優勢,物流商的成本還是居高不下。

目前的跨境賣家發貨物流方式有三種,FBA 、海外倉以及中倉直髮。先說 FBA,這種服務可以提供亞馬遜 FBA 倉到門的服務,但賣家被綁在了亞馬遜平臺,雖然可以在拼箱上為客戶自身需求定製個性化服務,也難免在旺季被迫妥協亞馬遜的臨時漲價,其實這為也不怪亞馬遜,這麼多貨放在亞馬遜倉庫,如果讓賣家先玩一輪競價出局,那倉庫爆倉肯定是毋庸置疑的。

再者是海外倉,與 FBA 相比,兩者都需要賣家提前備貨,而且都不用賣家操太多心,兩者都能提供個性化服務。但是 FBA 對選品的尺寸、重量、有很多限制,所以從某種意義上講,海外倉對產品的的寬容度更高;
FBA 不能給賣家提供頭程清關服務,海外倉則將所有的非核心業務一次打通,甚至將繳稅等服務一一囊括; 亞馬遜 FBA 倉的入倉要求較為嚴格,需要賣家在發貨前在處理貼好外箱標籤及產品標籤,如果外箱或產品標籤有破損的話,會要求賣家先整理,然後才能進入 FBA 倉。
且亞馬遜也不提供產品組合服務; 單箱不超 50LB; 第三方海外倉的要求不會那麼高,在上架前也會提供組裝產品服。

最後是中倉直髮,這是相對貴的一種方式,一般企業在有保稅倉的話,會考慮選擇這種方式。

綜上所述,跨境物流降本的關鍵是在根據商品的特點進行倉庫的分選,以達到在競爭中保持戰鬥力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