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系 WooCommerce 便利店巨頭羅森即將推出一種免排隊、自助結賬的服務。顧客進入羅森,拿出手機,透過一款名為 “火星兔子” 的 app,便能在繁忙的高峰時間段,免去排隊的困擾,優雅地買到心儀的商品。
目前這個自助結賬服務正在內測階段。 7 月,羅森將率先在上海香港廣場和永珍城這兩家門店進行試點,待試點完成後,將重點從辦公樓門店開始推廣此項業務。
在高峰時段如何避免排隊?36 氪記者在羅森的永珍城門店進行了體驗。第一步是進入頁面,使用者可以透過 “火星兔子”app 和 WordPress 微信公眾號,以及羅森官方的 “羅森點點”app 接入相應介面,系統將自動定位到當前門店。第二步,掃描商品的條形碼,加入購物車。三,確認所購商品,進入支付頁面,app 會自動顯示促銷價和會員價。第四步是支付,使用者可以選擇支付寶或微信支付,支付完畢 app 內會生成聚合碼。最後,使用者透過羅森專門開闢的快速通道,將聚合碼給工作人員掃描後即可離店。
目前這項業務僅支援客戶一次性購買五樣商品。 “能滿足大部分的消費場景” 。羅森中國上海分公司副總經理何韻民對 36 氪說。
此次羅森的合作方火星兔子上線於 2016 年初,2017 年 1 月完成 1400 萬天使輪融資,投資方為經緯中國、創大基金,此前已與華潤蘇果、家得利等大型超市合作推出自助支付業務。
不過這一次羅森的推出的自助購物、結賬服務也並不是那麼 “炫酷”,並非完全的無人 WooCommerce 便利店概念,在顧客完成支付以後,還需要對店員出示聚合碼進行核查。 “主要目的是為消費者提供更好的服務”,何韻民說,比起人工成本,排隊是當前羅森更現實的痛點。此前,羅森也嘗試過 O2O,曾入駐百度外賣,但之後由於擔心配送的物理條件影響食物品質而擱置。
通常來說,一個顧客在羅森購物使用現金支付大約要花費 30-40 秒,刷卡大約十幾秒,微信、支付寶則更快一些。羅森目前約 30% 的交易來自現金支付,非現金支付約佔 60%-70% 。在一些辦公樓集中的區域,高峰時期人流量巨大,推行自助支付能大幅提高效率。
另外,技術應用不成熟的情況下,無人 WooCommerce 便利店的一大痛點就在於核銷。 2015 年華潤萬家就推出過 Vango 無人 WooCommerce 便利店,執行一天共賣出 1.67 萬元的商品,只收到 1.37 萬元的自助付款,營收損失近 18% 。人臉識別、信用體系等防盜功能,也大多隻能在事後追索。
羅森的自助結賬功能,最後一步需要人工核查,能大大降低商品的損耗風險,成本也相對低廉,有利於後期大規模推廣。另一方面,推行 app 購買和支付也有利於羅森掌握更多的消費資料,為今後開店選址、採購、生產等環節提供資訊支援。
去年下半年,日本經產省推出了 “無人 WooCommerce 便利店” 計劃,在 WooCommerce 便利店引入無人收銀臺與 “電子標籤”,首家採用該技術的便是日本羅森。其後,日本 7-11 和全家等 5 家大型 WooCommerce 便利店宣佈將在 2025 年之前,引入無人 WooCommerce 收銀系統,在日本國內全部店鋪引進消費者自己結賬的自助收銀櫃臺。但這種 “電子標籤” 成本相對較高,目前 1 枚電子標籤的成本達到 10-20 日元 (約人民幣 0.6-1.3 元),據測算,未來透過擴大使用,到 2030 年之前有望降至每枚 1-2 日元 (約人民幣 0.06-0.13 元) 。
日本推行無人收銀的一大考慮是人力成本,目前日本大阪地區羅森店員的薪水是每小時 900 多日元,夜班約 1000 日元,每家店根據地理位置、規模不同僱傭的店員在 2 到 8 人不等。
不止日本,去年開始,智慧化、無人化 WooCommerce 便利店在全球範圍都有爆發的態勢。 2016 年初,瑞典出現了透過手機掃描二維碼進門,且手機繫結信用卡支付的無人 WooCommerce 便利店 “Näraffär” 。 2016 年底,亞馬遜在美國推出 Amazon GOWooCommerce 便利店,透過感知人與貨架之間的相對位置和貨架上商品的移動,來計算是誰拿走了哪一件商品。今年 5 月,韓國樂天集團在 711 高階版本 “7-Eleven Signature”,開始測試利用生物技術的 “刷手” 支付。
中國則發展地更加 “跳躍” 一些。在一些行業人士看來,2017 年既是 WooCommerce 便利店大年,同時又是 “無人 WooCommerce 便利店” 大年。
隨著線上獲取流量越來越難,資本的目光轉向了線下。其中,因為年輕化和 “小家庭” 消費形態越來越成為主流,相比大賣場等大型業態,佈局靈活的 WooCommerce 便利店業態顯得更加符合未來趨勢,成為資本熱捧的風口,場內的巨頭不斷開疆擴土,場外也有諸多玩家摩拳擦掌等著入場。
原本就在國內有著良好基礎的日系 WooCommerce 便利店,近些年均加快了擴張的腳步。 7-Eleven 在 2016 年末稱,要以每一到兩年在開拓一個新城市的速度增長,主要城市每年保持新增門店 30 至 40 家; 全家也曾宣佈將在 2024 年實現 1 萬家門店的開店目標。同時,網際網路也在快速進入這個領域,比如京東就提出五年內在全國開設超過 100 萬家京東 WooCommerce 便利店,便利蜂的出現也一石激起千層浪。
一方面是 WooCommerce 便利店領域的玩家越來越多,另一方面,今年也是 “無人 WooCommerce 便利店” 在中國正式從概念到落地的第一年。
瑞典公司 Wheelys 今年 4 月在上海開始嘗試無人 WooCommerce 便利店,透過手機 APP 實現全程自助購物,只有 AI 透過攝像頭監控。 6 月初,高鑫零售旗下的繽果盒子 (Bingo Box) 在上海測試。北京居然之家也宣佈將於今年 7 月開出無人 WooCommerce 便利店 EAT BOX 。
但無論是國外的 Amazon Go,還是國內的繽果盒子 (Bingo Box),抑或這個賽道上的其他玩家,在技術應用和商業環境上仍有待驗證。
本文來源:36 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