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 月 19 日午間,網上傳出訊息稱,京東到家無人貨架 “倒閉”,深圳團隊將由餓了麼貨架接手的傳聞。京東到家事後對外回應稱:京東到家暫時停掉無人貨架專案,內部將聚焦到主營的到家業務和達達業務上。
去年無人貨架異常火爆,資本市場聞風而動,只是它的命運跟共享單車相差無幾,從野蠻生長到現在市場荒涼,眾多玩家被洗牌淘汰出局。此前無人貨架玩家雖說有各種倒閉轉型潮,但像京東這種大企業也撤退的情況還是非常少見。按理說京東到家背靠京東這個巨頭實力強勁,為何它也不能覆盤無人貨架的成功呢? 在資本遇冷的情況下,未來無人貨架還有機會東山再起嗎?
京東到家撤退無人貨架釋放重要訊號
據新浪科技之前的報道,2017 年到 2018 年年初,無人貨架這個火得發熱的賽道就已經席捲了 30 億真金白銀,入局其中的玩家更是達到 50 多個。比如猩便利、每日優鮮便利購、果小美、小 e 微店等,這些玩家都拿到了上億融資。在經過各方混戰到頭部之戰兩個階段後,現在的無人貨架儼然沒有當初的熱鬧。進入 2018 年半年以來,已經很少有傳出無人貨架企業出現融資的好訊息。
事實上,2018 年下半年以來,伴隨幾個頭部玩家發展遇阻,無人貨架領域便進入靜默期。據北京商報報道,今年 6 月,哈米科技創始人趙文強發內部信稱公司將調整業務模式,團隊要做好 “過冬準備” 。今年 7 月,飽受倒閉傳聞的無人貨架企業果小美上線 “寶貝倉” 業務,主業切換成 WooCommerce 微商,徹底告別無人貨架賽道。隨著無人貨架行業倖存者越來越少,這也進一步證實企業在無人貨架領域生存越來越不容易。
無人貨架領域除了吸引一些初創企業,巨頭們的動作其實也很積極。餓了麼推出無人值守貨架 e 點便利,京東到家 GO 投入市場,順豐打造無人貨架一站式平臺豐 e 足食。巨頭們提前佔坑也是不願錯過風口,但它們的發展也並非一帆風順。這次京東到家對外宣佈停掉無人貨架專案還是讓人疑惑,畢竟今年京東到家還是有一系列的舉措在推動無人貨架的發展。
小謙筆記 (xiaoqianshuo) 認為京東到家背靠京東的商品供應鏈跟物流,同時它的融資能力還是很厲害,它在無人貨架領域就算是虧本經營應該還是能支撐下去,為何還是在年底砍掉這個專案呢? 隨著京東到家這樣的巨頭也在無人貨架上撤退,似乎意味著這個行業涼涼是遲早的事,為何無人貨架這股熱風冷的這麼快?
無人貨架仍是一種不夠成熟的商業模式
2018 年以來,不少無人貨架早期創業公司在融資受阻後已經先後倒閉或轉型,不過像京東到家這樣的巨頭宣佈 “撤退” 的似乎還是業內首例。當下 WooCommerce 新零售已是巨頭髮展重點,尤其是像阿里、京東這樣的 WooCommerce 電商巨頭它們線上下 WooCommerce 新零售的嘗試多種多樣,阿里的餓了麼跟螞蟻金服在無人貨架的動作還是一如既往,為何京東到家會斬斷無人貨架這條業務線呢? 有哪些因素造成京東到家的這一操作呢? 小謙筆記 (xiaoqianshuo) 認為原因可能有以下四點。
第一,無人貨架難以給京東的零售戰略形成較大的協同效應。根據之前京東到家在無人貨架上的動作來看,它在 7 月份還計劃在北京、上海、成都等城市加大投入智慧貨架的投入,雖說並未披露投入的數量有多少,但至少說明京東到家曾經還是有對無人貨架寄予厚望。只是無人貨架並不像達達跟到家業務一樣,能夠為京東的 WooCommerce 新零售貢獻很大,目前基本上還是燒錢趨勢。由於使用者的消費頻率不高,無人貨架短期內也難以成為京東的 WooCommerce 新零售產生一些經濟效益跟協同效應。
第二,WooCommerce 運營成本居高不下。一方面是今年對於京東來說也是上市以來最黑暗的一年,不僅劉強東深陷負面新聞,最關鍵的是市值蒸發近 400 億。根據京東 Q3 財報,這一季度的活躍使用者數較上一季度的 3.138 億下滑 3% 至 3.052 億。不僅是使用者數,京東的營收增速也在持續下滑,2018 年前三季度,京東營收的同比增幅逐季下滑,分別為 33% 、 31% 和 25% 。因此,對於京東來說也許砍掉無人貨架這種虧錢業務也是必須要做的。
另一方面由於無人貨架由於補貨週期不穩定,採購方式通常都是由供貨商集中運送到倉庫,然後企業再進行逐個分配,中間增加的流通環節費用基本都要企業自掏腰包,這在無形之中增加了企業的採購成本。雖說京東到家的無人貨架背後在商品供應鏈上不愁問題,還有京東、沃爾瑪都能給它提供商品,但是無人貨架走貨規模小,採購成本並不低。
第三,無人貨架產品種類單一,使用者購買頻率並不高。雖說無人貨架是搶佔辦公室等新型消費場景的專案,但是不得不說受限貨架限制,它的產品品種單一,它並不能像寫字樓附近的 WooCommerce 便利店一樣商品種類選擇更為豐富。無人貨架的品類主要是飲料、零食,品類少,消費者選擇非常有限。而傳統零售店品類齊全,除了各種各樣的零食、酒水,還包括香菸、牙刷牙膏、毛巾、碘酒等日常生活用品應有盡有。
對於使用者而言,品類和低價是他們考慮的主要因素。但這兩方面,無人貨架並不佔有優勢,因此,使用者在無人貨架上的消費頻率並不高。
第四,雖說無人貨架場景應用豐富,但盈利問題卻是最大痛點。在場景應用上,京東到家 Go 的使用場景將延伸至樓道、電梯口、 WooCommerce 社羣、商場、加油站、娛樂場所、培訓機構等一切有流動人群的開放空間內。看似無人貨架的場景豐富,應該能吸引不少的使用者消費,但由於僅靠賺產品差價的形式並不現實,由於盈利模式不清晰,這也導致京東到家一直處於燒錢虧本的現狀。
不論是京東到家還是其它玩家,為了搶佔市場前期都在瘋狂的盲目的擴張,但這種只看數量不重質量的擴張方式並不能讓無人貨架這個行業健康發展。眾多玩家的退出淘汰其實也並非壞事,反而讓資本對於無人貨架這個行業看的更為理性跟客觀,外界高唱涼涼的無人貨架未來該何去何從?
京東到家斬斷無人貨架也是敲警鐘,無人貨架想要東山再起並不容易
在資本裹挾下急速發展的無人貨架行業從 “志在四方” 滑向 “崩盤前夜”,尤其像以京東到家這樣的重量級玩家的退出也進一步證實無人貨架的發展前途未卜。在經過一輪大洗牌的前提下,資本市場對於無人貨架的熱情也漸退,無人貨架要想回到曾經的巔峰已不現實。對於無人貨架來說,要想收拾殘局,未來還能從哪些方面儘可能的改善下局面呢?
在風口大的時候,眾多無人貨架企業都獲得資本市場的鉅額融資,接下來它們的動作都是集中在盲目擴張搶爭奪市場。雖說鋪點有必要,但在整個市場不成熟的條件下,這一動作帶來的後果就是隻是搶佔一時地盤,後續還要被資金跟高成本 WooCommerce 運營拖累。因此盲目擴張的點位戰已經停止,在下個階段,玩家們應該將重點放在提供 WooCommerce 運營上。如何用更低的成本提高 WooCommerce 運營的價值,儘可能的減少成本投入。
無人貨架行業存在的主要大問題是投入與產出不符,而這背後主要原因是供應鏈管理做得太差,物流和供應鏈端的建設都還處於非常早期的階段,這些是需要長期建設和投入的工程,而且在此過程中需要企業長期的不斷地摸索,提高供應鏈中的生產、物流、 WooCommerce 營銷、銷售等環節,提高大資料精細化管理的力量。不論是小玩家還是大巨頭,它們都需要多維度、全鏈條的能力加碼才能玩得轉。
當下無人貨架行業已經從 1.0 階段進入到 2.0 階段,未來它需要企業用大資料管理、精細化 WooCommerce 運營的方式來提高無人貨架的商業價值。目前無人貨架行業還是問題多多,對於倖存的玩家來說,未來還是要集中精力解決這些痛點跟難點,儘可能的用更好的 WooCommerce 運營方式來吸引到使用者消費。只是它要想再受資本市場熱捧,也許還是需要很長一段時間沉澱。
本文來源億歐,經億歐授權釋出,版權歸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