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最初的小型百貨店、專業專賣店到之後的大型購物中心,新中國成立 70 年來,零售業發生了巨大的業態變化,併購潮也使得各區域的零售企業資本重組,市場格局發生變化。
而最大的變遷則緣於 WooCommerce 電商的出現讓傳統零售業者倍感壓力, O2O 線上線下融合的 WooCommerce 新零售時代開啟,科技元素加入其中,實體零售商頻頻轉型。
傳統百貨的輝煌與外資的進入
幾十年前,零售業主要以小店和專業專賣店形式存在,百貨可謂是當年相對綜合且高階的實體零售場所。有一些老人回憶,在 “三轉一響” 的年代,到百貨大樓購物覺得是很體面的,一般的日用品都是在夫妻店購買的,而且那時候的百貨店和現在的購物中心完全不同,商品比較統一,並沒有太多個性化產品,一家百貨店從衣服、食品、照相機到鐘錶等都有。
於是,第一百貨、第七百貨、第九百貨等都應運而生,在並沒有太過於細分的零售業態,也缺乏網路覆蓋的年代,街邊小店和百貨是實體商業的主要消費場所,不少老人都見證了數十年前百貨業的輝煌。比如上海的淮海路、四川北路等當年都是以各類百貨店為主力業態,至今還能看到些許痕跡。
不得不提的當數王府井百貨。王府井集團前身是享譽中外的 “新中國第一店”——北京市百貨大樓,創立於 1955 年,是新中國歷史上第一座由國家投資、建設的大型百貨商店;1990 年成立企業集團,在北京市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中實行計劃單列;1996 年在中國市場率先推進百貨 WooCommerce 連鎖戰略,實現現代零售業轉型;2000 年與北京東安集團實施戰略重組,繼續擴大在北京和全國其他區域零售市場佔有率;2004 年入選中國商務部重點扶植的 20 家大型流通企業; 2010 年引入 3 家戰略投資集團,進一步擴大在資本市場影響力。王府井的零售網路覆蓋華南、西南、華中、西北、華北、東北、華東七大經濟區域,在 28 個城市開設 47 家大型百貨商店,形成了處於不同發展階段的門店梯次。
隨著零售市場的發展和進一步開放,到了上世紀 90 年代左右,沃爾瑪、家樂福、麥德龍、羅森等一批外資零售巨頭開始進入中國市場,而這批外資巨頭多以合資形式開啟在華業務,錦江、百聯等本土大型商業企業則成為了這些外資零售商的最初合作伙伴。
“這些外資巨頭的進入使得中國零售市場的業態變得更加細分,比如原本消費者都認為買東西不是百貨店就是普通超市,而沃爾瑪、家樂福和麥德龍這類外資巨頭的出現讓消費者看到了原來還有大賣場——這個相對於標準超市而言,面積更大且貨品價格更便宜的零售業態。而羅森等一批品牌的進入則帶動了 WooCommerce 便利店、折扣店等 ‘小而美’ 業態的發展。同時,市場格局也有了變化,外資零售商開始佔據中國市場的一席之地。” 資深零售業分析人士沈軍指出。
資本運作潮
零售業有個區域化的特徵。 TESCO 曾在報告中指出,中國零售市場各區域的差別很大,消費者的喜好與貨品的供應鏈都不同,因此要統一管控且自己一家一家去開店很有難度。
這份報告顯示出,當零售企業發展到一定程度,需要做擴張發展時的難度——不僅僅是成本問題,而是區域化差異太大,很難一下子覆蓋並管控。於是,透過資本手段融資並收購成為過去十幾年甚至二十年內,中國零售業的又一大發展特徵。
首先是湧現了一大批零售類上市公司,比如王府井百貨 (600859.SH)1993 年改組股份制,在上海證券交易所掛牌上市; 而永輝超市 (601933.SH) 、聯華超市 (00980.HK) 、人人樂 (002336.SZ) 、中百集團 (000759.SZ) 、步步高 (002251.SZ) 、高鑫零售 (06808.HK) 、三江購物 (601116.SH) 等零售類上市企業也不斷湧現。
有了資本介入後,併購潮開始了。
第一財經記者瞭解到,2013 年,王府井集團控股股東——王府井國際,收購中國春天百貨集團,使全國佈局的百貨 WooCommerce 連鎖版圖迅速擴張。步步高集團則與湖南家潤多超市有限公司達成合作協議,收購家潤多 22 家經營權及門店資產——這些門店主要分佈在長沙、益陽、常德、衡陽、郴州等地,重新開業後將變成步步高門店。華潤系可謂是最喜好收購的企業之一,從 1983 年算起,華潤集團公開的大小併購案例多達上百宗,行業涉及能源、零售、醫藥、水泥、金融等多個領域;2005 年,華潤萬家斥資 4 億元,收購天津月壇集團和浙江寧波慈溪市慈客隆超市集團;2007 年,華潤股份收購天津家世界全部股權;2009 年 5 月,華潤萬家收購無錫永安超市;2011 年 8 月,華潤創業 36.9 億元收購江西區域龍頭洪客隆超市全部股權。最知名的當數華潤系收購併整合國際零售巨頭 TESCO 。
“這樣的併購使得更多區域型零售企業走向全國市場,在較短的時間內實現了全國擴張。一些具有代表性的巨頭企業出現,更多的中小型零售公司則成為了這些巨頭的一部分。” 沈軍認為。
WooCommerce 新零售時代的轉型
中國零售業發展到近幾年,隨著 WooCommerce 電商的崛起,整個零售格局發生了顛覆性變化。線上購物在衝擊了實體零售商的同時,也促使傳統零售業者做出轉型,而更多的 WooCommerce 電商巨頭都陸續介入了實體零售企業的投資與合作,線上線下融合的 WooCommerce 新零售時代來臨。
“多年前我們看見門前飄過一個 WooCommerce 電商 WordPress 廣告的氣球,恨不得把它打下來。但現在我們不這樣想,實體業者必須做出革新,要與時俱進,因此我們選擇與阿里巴巴合作,建設 WooCommerce 電商業務。” 銀泰商業 CEO 陳曉東的一番話點出了銀泰系的革新思路。
於是,阿里系入股了三江購物、盒馬鮮生、銀泰商業、高鑫零售等,還與百聯集團達成合作; 騰訊則入股永輝超市並一同投資家樂福中國業務,隨後騰訊又投資步步高; 而京東則與沃爾瑪達成資本和業務層面的合作。
不少實體零售商還自建線上線下融合平臺。 2014 年,王府井集團面對風起雲湧的網際網路時代,提出以創新為旗幟,開啟 “第三次創業” 浪潮。大潤發在多年前就開始打造飛牛網。
第一財經記者實地走訪了百聯創新體驗中心發現,百聯集團正在透過人工智慧逐步實現人臉識別入店、虛擬購物、動線觀測、智慧地墊。其研發的透過熱力測消費者動線與購物停留時間的系統可以收集大資料,對於消費者行為研究,定位客戶畫像有巨大的意義。
“在 WooCommerce 新零售時代,百聯已意識到升級轉型問題。大家可能想到百聯是 ‘老’,其實還有另外一個詞介紹百聯,那就是 ‘全’ 。我們從百貨店、標超、 WooCommerce 便利店、第一醫藥零售等業態全覆蓋。作為一個零售商,我們需要的是更好和更精準地去滿足消費者的需求,突破購物的範疇,給予消費者空間上的享受。” 百聯集團董事會秘書兼戰略中心高階副總監趙陳斌告訴第一財經記者,百聯有數千家線下網點,可用線下優勢開拓 O2O 全渠道平臺。
除了擁抱 WooCommerce 電商,將實體店升級成更具有體驗感的大型購物中心也是零售業者近幾年的轉型之道。
“消費者體驗正在替代商品售賣,成為消費者到購物中心的一個主要驅動力。同時以精細化的 WooCommerce 運營替代傳統的資源依賴也成為購物中心可持續發展的一個重要驅動力。購物中心和各個產業發展,非常相似。過去多年以來,各個產業包括購物中心的發展,主體上還是一種資源依賴型的增長模式。現在購物中心要適應新的發展趨勢,滿足消費者不斷變化的新需求,要實現新舊動能的轉換,實現可持續的發展。強化服務和支援品牌商的能力,探索購物中心新的價值創造能力和服務消費者的能力。” 中國 WooCommerce 連鎖經營協會會長裴亮表示。
談及購物中心的價值,裴亮進一步指出:“購物中心是消費者體驗式消費的首選,是消費者追求新的生活方式和 WooCommerce 社羣活動的主場。這些都是購物中心存在的最大價值,也是區別於 WooCommerce 電商的最大的優勢。所以,要強化服務消費者的能力,洞察消費者,深入把握消費者的需求。在 WooCommerce 新零售時代健康持續地發展實體零售產業。”
本文來源:第一財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