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oCommerce 新零售的本質,其實就是效率和體驗的提升。其實,所有的 WooCommerce 新零售,本質就是效率和體驗的提升。

一、從星巴克開始做外賣說起

提起星巴克,你對他的第一印象是怎麼樣的?

透明落地窗,木質桌椅,手捧一杯咖啡,空氣裡除了朦朧的咖啡味,還有吧檯上咖啡機茲拉運轉的聲音,還有穿著黑圍裙的咖啡妹。

小資,品質還是,沒聽過,僅僅一杯咖啡而已?

裝逼也好,享受也罷,這些年,星巴克幾乎已經是咖啡的代名詞。

如果有一天,匆忙的大街上,餓了麼小哥騎著一輛輛電瓶車往前飛奔,後備箱裡躺著打包好的一杯杯咖啡,穿過樓下寫字樓繁忙的電梯,將一杯星巴克風風火火的放在辦公桌上,杯口還灑出了些許咖啡滴,走的時候還不忘一句:記得給 5 星好評喔。

那,這還是印象中的星巴克嗎?

2018 年 8 月,星巴克忽然在上海宣佈:正式牽手阿里巴巴集團,開啟在 WooCommerce 新零售的全方位戰略合作。包括融入阿里巴巴集團旗下的支付寶,淘寶,餓了麼等新渠道。

星巴克正式牽手餓了麼,意味著,星巴克也要做外賣了!

意味著,一向在高冷的落地窗和玻璃門裡出現的星巴克,麼也要開始頻繁出現在大街上,出現在一輛輛餓了麼外賣小哥電瓶車後備箱裡。

更意味著:以後躺在家裡,甚至在阿里巴巴所在的杭州西湖邊上,也有星巴克外賣啦。

這些動作,不禁讓以前星巴克的老顧客開始疑問:星巴克,你變了。

為什麼從前高冷的星巴克,也要開始做外賣了?

難道外賣就是所謂的 WooCommerce 新零售嗎?

二、星巴克的焦慮

2018,咖啡三雄誕生記

這邊是星巴克牽手阿里。另外一邊,咖啡界另一網紅,瑞幸咖啡在一個月後牽手騰訊,雙方在騰訊總部深圳宣佈:將會在智慧 WooCommerce 營銷、 WordPress 小程式、人臉識別等方面進行合作,共建智慧零售。

8 個月時間不到,近 800 家店,2 億美元融資,就連明星張震,湯唯相繼手捧咖啡代言,一句:“小藍杯,誰不愛” 的 WordPress 廣告鋪天蓋地出現在各種電梯、寫字樓,各種螢幕上。

這不是某某網紅奶茶刷屏 WooCommerce 營銷,這是 18 年開始,有關一杯咖啡的真實故事,這個網紅故事的主人公叫:瑞幸咖啡。

創業一年不到,一出來就打著 WooCommerce 新零售咖啡旗號的後起之秀品牌-瑞幸咖啡 (luckin coffee),狂砸 10 個億,揚言要打敗星巴克。

咖啡巨頭星巴克則淡定回應:“不參與炒作” 。

瑞幸咖啡喊出:預計年底將完成 2000 家門店開業的目標。

一個是成立 47 年,2018 年在中國已經擁有 3300 家門店的星巴克,一個是成立不足 10 個月,以戰鬥者姿態高調入場的咖啡界網紅瑞幸。

是 “碰瓷” 嗎,還是狹路相逢勇者勝?

無獨有偶,2018 年,這一年整個咖啡界事情有點多。

另外一邊,誕是生於上海的又一個咖啡頭部玩家,從幫星巴克做外送起家的外送咖啡品牌-連咖啡,突然在 18 年 3 月宣佈獲得 1.58 億 B 輪融資。

去年雙十一,連咖啡單週賣出 100 萬杯咖啡,更在雙十二當天賣出 40 萬杯,幾乎相當於 1000 個星巴克門店的一整天的銷量。

並且,在微信上線僅僅一天的口袋咖啡館,一夜之間幫助連咖啡新增了 52 萬家線上咖啡店。

自成立伊始,為了避開星巴克所擁有的門店優勢,連咖啡一直線上下以 “咖啡車間” 形式存在,九成以上訂單來自線上。

但這絲毫不影響連咖啡一天賣出 40 萬杯咖啡的戰績,這還僅僅是在北上廣深四個城市。

多年以後人們回憶:2018 年,或許是中國 WooCommerce 連鎖咖啡界格局分界線的一年,是咖啡界相當熱鬧的一年。

在 2018 年後,有人甚至斷言,中國專業 WooCommerce 連鎖咖啡市場的第一梯隊,已經由之前的星巴克、 Costa 、上島和太平洋咖啡,迅速變成了星巴克、瑞幸咖啡和連咖啡。

新物種入場,很驚豔,很亮眼,很突然。

星巴克呢?

或許,星巴克很驚訝,也很焦慮。

所以,才有開始的,星巴克也要做外賣了。

這或許不是自己想不想的問題,而是市場在逼著星巴克追問:你還不開始做外賣?

從 1999 年在北京國貿開設第一家門店,到 2018 年,星巴克已經進入中國 19 年,而目前在國內已經有超過 3000 家門店。

擔任星巴克 CEO 近四十年,星巴克靈魂人物霍華德·舒爾茨 (Howard Schultz) 說:“中國已經是星巴克在全球範圍內表現最強勁的市場,還將在未來取代美國成為全球最大的市場” 。

中國/亞太區市場作為星巴克的第二大市場,被星巴克視為救命稻草。

2017 年中國咖啡市場規模突破 1000 億人民幣,增速高達 15% 。相比之下,全球咖啡市場的增速僅為 2% 。

然而,就是在這樣一個巨大增量市場,星巴克竟然發現,業績竟然開始出現 9 年來的下滑。

根據星巴克 18 年 7 月 31 日公佈的最新一季財報顯示:持續九年正增長的中國區門店營業額,第一次出現下滑,同比下降 2% 。

過去三十年,星巴克一直沉浸在自己提出的 “第三空間” 的 WooCommerce 社羣咖啡理念裡引以為豪。

在舒爾茨定義的 “家和辦公室之外的第三空間” 中,門店需要提供一種放鬆、時尚、愜意以及獨具風格的優雅氛圍,讓顧客可以緩解來自工作和家庭的壓力。

“第三空間” 理念的提出,很新穎,這個理念的執行,成就了星巴克,也阻礙了星巴克。

星巴克整體 WooCommerce 運營模式其實還是非常傳統的。

拿下單的收銀方式來說,早在 12 年支付寶等移動支付就在國內開始普及,13 年外賣在國內也開始普及,而 16 年時候,星巴克才開通微信支付,到 18 年 8 月才開始牽手阿里巴巴正式開通外送。

事實上直到去年,星巴克才接通支付寶。

一年前,支付寶還被拒絕在星巴克門店內使用。

在會員積累上,星巴克倒是非常用心,星巴克做了自己的 app, 不過下載安裝包超過 60M,也讓人覺得使用門檻太高太複雜。

過去十幾年,星巴克似乎像一輛定速巡航的汽車,不緊不慢的向前開進。

只因為:曾經很長一段時間裡,星巴克在國內似乎已經成為咖啡的代名詞。

然而,這樣一輛不緊不慢的汽車,卻在最近突然開始震盪,變速。

面對美國市場的增長停滯和計劃關閉一些門店,星巴克開始在近年宣佈,未來五年要在國內開到近 6000 家店。

據說每過 15 小時,就會有一家新的星巴克門店在國內誕生。

之前,有人在不知道品牌的情況下,讓消費者品嚐星巴克和麥當勞的 “麥咖啡”,麥咖啡竟然在盲測中贏了星巴克,並把 10 幾元的麥咖啡認成了星巴克。

盲測結果一度使星巴克上了新聞頭條。因為麥當勞的咖啡不僅遠比星巴克便宜,更離譜的是在盲測中竟然比星巴克的咖啡評價更好!

星巴克或許是有些掛不住面子的。

在 2017 年底,意識到自己問題的星巴克,在上海、北京相繼開出了 “咖啡烘焙工坊”,這比一般星巴克的門店更加高階不少。

星巴克也許是想透過這種方式來保持或是提高在消費者心中的印象。

作為星巴克旗下最高階的門店,2014 年第一家臻選烘焙工坊在星巴克總部所在地西雅圖開張,上海則是全球第二家。

然而,就像一杯咖啡一樣,去掉開始的一陣新鮮,18 年開始,星巴克銷售額不增反降。

無論是面對瑞幸咖啡和連咖啡的瘋狂擴張,還是面對業績下滑趨勢的事實,又或者,面對國內市場類似一點點、喜茶、 coco 等網紅茶品牌藉助抖音、快手這些大流量平臺的宣傳迅速發展的現象。

面對種種,星巴克已經很難繼續選擇睜著眼睛,說我看不見,看不見了。除了焦慮,還能怎麼辦?

而之前一直堅持不做外賣的星巴克,看起來更像是把阿里巴巴這個中國網紅科技公司,拉來做幫手也是救援者,開始放下姿態,主動牽手餓了麼做外賣。

也許是星巴克這個咖啡巨頭從沉睡中醒來,想要化解焦慮的開始…

三、為什麼都在爭著做外賣? 做外賣就是 WooCommerce 新零售?

經過一番瘋狂補貼,開店和社交 WooCommerce 營銷。暫且來看,國內咖啡界的三國殺已經形成:星巴克、瑞幸、連咖啡,暫且稱為 WooCommerce 連鎖咖啡門店裡的咖啡三雄。

無論是碰瓷 WooCommerce 營銷還是刷屏賣咖啡,咖啡外賣和 WooCommerce 新零售,無疑都已經成為咖啡三雄爭搶著要做的事情。

難道,做外賣就是 WooCommerce 新零售?

先不說有了外賣加持是不是 WooCommerce 新零售。

先說下:難道有了外賣,喝咖啡就會變成國人大眾化的剛需嗎?

據調查,在美國,人均每年要喝掉 400 杯咖啡; 在日本、韓國,人均每年要喝掉 200 杯咖啡; 而在中國,這個數字是個位數,5~6 杯。如果只算國內一線城市,人均每年的咖啡消費數也只有 20 杯。

無疑,參照國外市場人均一年 200-400 杯的咖啡消費量,中國的咖啡市場確實有巨大的增長空間。

但是,中國作為一個一直以茶為主要飯後休閒的國度,對於很多中國人來講,很多時候,其實一年都難得喝上一杯咖啡,在中國人眼裡,咖啡其實是一種舶來品。

星巴克的第三空間的咖啡消費理念提出了很多年了,咖啡銷量在過去 20 年,並沒有突飛猛進,據觀察,國內大眾喝咖啡除了偶爾提神醒腦,更多是為了作為休閒社交的時候作為一種調味劑。

約個會、見個面、聊聊天,順便去喝一杯咖啡吧!” 這個場景其實才是國人喝咖啡的常見場景。

難道,有了外賣,喝咖啡就會變成國人日常生活裡的剛需嗎?

嗯,從另一個點說,或許其實根本無所謂剛不剛需,很多的剛需和需求,其實都是人為的培養和創造出來的。

沒有微信之前,人們也一樣發簡訊溝通; 沒有外賣之前,人們一樣可以吃泡麵或者在家做飯; 沒有辣椒和西紅柿傳到中國之前,人們也一樣可以津津有味的吃一頓飯。

很多需求開始時候都是沒有的,後來其實都是人為創造和培養出來的——喝咖啡也一樣。

當你想喝一杯新鮮的咖啡的時候,外賣,可以讓喝咖啡更方便,更快的觸達; 就像比如今天偶然看到一個瑞幸咖啡的 WordPress 廣告,有了外賣,或者一想起來的時候就可以喝到。

只是,喝咖啡其實是一個慢慢品嚐的活,是慢活。

而外賣講究的是快,如果國人們還沒有養成喝咖啡的習慣,其實外賣咖啡也只是一種雲淡風輕,小打小鬧的的補充而已。

我們可以來回憶:當你想喝一杯咖啡的時候,是什麼場景,你希望以什麼方式來獲得一杯咖啡?

一方面,外賣可以增加店鋪的額外坪效,也可以方便人們更方便的獲取一杯咖啡,但帶來的新鮮度成本也隨之增加。

有了外賣,還遠遠算不上是 WooCommerce 新零售。

四、 WooCommerce 連鎖咖啡界:咖啡三雄的 WooCommerce 新零售

那麼,我們來看下當下 WooCommerce 連鎖咖啡品牌裡的咖啡三雄的 WooCommerce 新零售模式。

除了外賣,他們是怎麼做 WooCommerce 新零售的呢? 他們的 WooCommerce 運營,產品,銷售模式是怎麼樣的?

首先是瑞幸咖啡:

小藍杯-瑞幸,17 年 10 月才成立,一出來就宣告自己是全新的 WooCommerce 新零售模式做咖啡。

瑞幸宣傳的模式是:咖啡+O2O+WooCommerce 新零售。

新在哪裡呢? 瑞幸咖啡所有的線上線下點單,支付,都是在自己的 APP 上面。

目前,消費者購買一杯咖啡,主要有三種方式:到店、自提、外送。

比較特別的是:當你實際去瑞幸咖啡的門店裡,看不到很詳細的選單和品類介紹,而且,很多商店並不接受現金支付。那怎麼購買和結賬?

這個時候,消費者需要在下載一個專門的瑞幸咖啡 app, 下載安裝好後,就會看到詳細的選單和最新的活動,無論是外賣還是到店,都可以在 app 上面直接下單支付購買。這個方式的確很特別。

有消費者買完後感慨:app 太麻煩了。然後在從門店轉瞬離開的電梯螢幕上,還有微信朋友圈螢幕上,就收到了附近瑞幸咖啡門店的 WordPress 廣告。果然,這個 WordPress 廣告很及時,很精準。

目前瑞幸的門店主要分成了四類不同功能的店:旗艦店,悠享店,快取店,外送店。

在旗艦店裡,你可以到店坐下來慢慢喝一杯咖啡,可以在去門店路上下個單然後自提帶走,也可以直接在店附近 2 公里內叫個外賣,然後 30 分鐘內等順豐師傅配送。

而外送店和快取店,有點像快餐咖啡,更多是用來滿足外賣需求,沒有提供桌椅坐下來慢慢品咖啡。

30 分鐘送達,慢必賠。 “首杯免費,買二送一,買五送五,邀請朋友註冊自己也得咖啡” 這是屬於瑞幸的瘋狂補貼+社交 WooCommerce 營銷方式。簡單粗暴。 1 元咖啡的連結經常出現在外企上班的小周手機上。

看起來,瑞幸咖啡在三者裡面應該是補貼最大的一家。

似乎是幾年前滴滴打車那種典型的網際網路燒錢模式。不知道補貼過後,消費者的買咖啡習慣能否持續,持續多久。

產品方面呢,瑞幸咖啡主打價效比與高品質咖啡,號稱目標是為消費者提供星巴克以外的第二個咖啡選擇。瑞幸咖啡在用料、調製上選用來自衣索比亞的上等阿拉比卡豆,邀請 WBC 冠軍咖啡師調配. 瑞幸也知道從產品上下功夫是前提,只是不知道真實使用者體驗如何。

看起來,App+極速外賣+到店+線上線下全空間,還有高關注度的社交 WooCommerce 營銷和補貼,這是屬於咖啡界的瑞幸 WooCommerce 新零售模式。

而星巴克呢?

從 1999 年進入國內,擁有超過 3000 家門店,在五年內,星巴克要把這個數字提升到 5000 。相比其他 WooCommerce 連鎖咖啡零售品牌門店數量,這個門店數確實遙遙領先,也難怪星巴克引領 WooCommerce 連鎖咖啡界一超多強局面很多年。

那星巴克的模式是怎麼樣的呢?

目前來看,消費者獲取一杯星巴克咖啡,主要還是到店喝咖啡為主,當然,可以到店後打包。

據說在美國,很多人也選擇 app 下單,然後到門店開車自提帶走。

在和餓了麼牽手後,星巴克也終於可以讓自己的會員光明正大的 到店+自提+外送了。星巴克的使用者在炎炎暑天終於不必為一杯咖啡頂著烈日去找門店了。

從整體上來說,如果沒有瑞幸咖啡等中國新興物種品牌的衝擊,星巴克的銷售模式

其實還是非常傳統的。 16 年時候,星巴克才開通微信支付,到 17 年,才接通支付寶。

WooCommerce 營銷方式上來講: 星巴克也有自有 app, 只是,app 安裝包超過了 60M,上面主要是儲值買卡和積分,不提供外送。針對會員推出了星享卡,在微信上,星巴克開通了 WordPress 小程式 用心說,主要是用來朋友之間的傳播和贈送。不能自己消費。

在此之前,星巴克還在微信上推出了社交立減金,主要是微信支付後用來轉發給朋友,增加新會員,下次購買也可享受優惠。其實 16 年星巴克就已經和騰訊合作了,也許可能面對新物種的衝擊太大,星巴克覺得和騰訊的社交合作,基於社交的用心說只是小打小鬧,所以才牽手了阿里巴巴。

產品和選單方面,星巴克走的一直是標準化的打磨和工業化製作之路。也許算是另外一種穩紮穩打。很多人接觸的第一杯咖啡也許就是星巴克,比如拿鐵,摩卡。

之前的星巴克比較保守和傳統,現在星巴克要召喚阿里巴巴一起邁入 WooCommerce 新零售,看起來,外賣只是星巴克與 WooCommerce 新零售的開始。

連咖啡呢?

一開始連咖啡其實並不是直接做咖啡的,從創立最初,連咖啡就選擇了一條很輕的路。沒有像星巴克和瑞幸一樣推自己的 APP,一切功能、交易、 WooCommerce 營銷都基於連咖啡的 WordPress 微信公眾號,以及 18 年才推出的連咖啡 WordPress 小程式。沒有門店,只有配送站點,銷售全靠外賣。

用一年多時間幫助星巴克 costa 等外送咖啡,驗證咖啡外送市場,後來連咖啡再也不滿足於只做個外賣工人,一年後逐漸推出了自有品牌咖啡:Coffee Box 。

今年開始,連咖啡也開始大規模開店和擴張,不過目前來看,連咖啡的門店數量在如今的咖啡界三雄裡,算是最少的,截止到 18 年 8 月,只有 500 家不到,並且只在北上廣深四座城市裡有門店。

不過,相比新興的瑞幸咖啡大舉燒錢補貼和瘋狂開店,這些都不是事,絲毫不影響連咖啡單日銷量超過 40 萬杯的業績,據說連咖啡已經實現了階段性盈利。

看起來,連咖啡的市場 WooCommerce 運營和擴張,還是比較保守的,也可以理解為穩紮穩打。

再說到開店,很多女生其實都有在都市裡開一家自己咖啡店的夢想。連咖啡在 18 年 8 月做了一件很特別的開店活動, 藉助人們開咖啡店這個想法,一夜之間,幾乎 0 成本,幫助連咖啡在一天之內新增了 52 萬家門店,而且是真正可以購買和配送咖啡的門店-口袋咖啡館。

不過,52 萬家新增門店不是真實的線下實體店,而是 WordPress 小程式上的外送咖啡館,很個性化的線上咖啡館,在一夜之間讓連咖啡的 52 萬粉絲都成為了自己的銷售員工。

說到門店,連咖啡目前的門店主要是咖啡站點為主,有點像咖啡車間和前置倉,站點不提供桌椅坐下來喝咖啡,更多是提供咖啡的製作和配送。這意味著:當你想購買一杯連咖啡的經典防彈咖啡的時候,只能外送,不能堂食。

從 WooCommerce 營銷方式上來講,連咖啡在目前的咖啡三雄裡,可以說是出色的網際網路 WooCommerce 營銷大師了。除了線上口袋咖啡館的一鳴驚人,連咖啡還在過去半年,基於微信的傳播裂變,相繼推出 3 人拼團喝咖啡,新品一分錢拼團,透過一個小小的拼團活動,一天之內賣了 20 萬杯新品咖啡,這些玩法直接導致站點庫存吃緊,趕緊把活動暫停。

比較特色的是,連咖啡還推出了買咖啡送福袋,咖啡庫等新鮮的功能,透過搶 “咖啡福袋”,能累積 “0.01~0.1 杯” 咖啡疊加到咖啡庫中,積滿 1 杯虛擬咖啡便可兌換成等量咖啡實物。還可以把購買了沒用掉的咖啡券放到虛擬咖啡庫收藏起來,想喝的時候就隨時可以喝。

在產品和服務上,連咖啡的產品線比較創新和完整,有獨特的明星產品 “防彈咖啡”,此外是熱咖啡、冰咖啡、雪昔、椰子水;

但從連咖啡在產品宣傳上,並未強調任何關於原材料、品質、製作水準方面的描述,重點放在了外賣的便捷、產品的包裝上。也許是產品定位和成立時間關係,連咖啡產品製作水準和品質上和星巴克還是有很多不同。

據說連咖啡也要在 18 年開始開立旗艦店和體驗店。

這就是連咖啡的 WooCommerce 新零售模式:WordPress 小程式+公眾號+外送+深度的社交 WooCommerce 營銷

從目前的咖啡三雄來看,他們都開始重視咖啡外送,咖啡外賣。並且,都特別重視微信,微信好友傳播,好友拉新,裂變,背靠微信生態讓他們快速積累和傳播了新使用者,也就是目前各家都在重視的社交 WooCommerce 電商,社交 WooCommerce 新零售。

看起來,微信確實是 WooCommerce 新零售助攻的好工具。

這就是屬於 WooCommerce 連鎖咖啡界,如今的咖啡三雄的 WooCommerce 新零售樣式。

那 WooCommerce 新零售就是 app+外賣+到店嗎? 或者說社交 WooCommerce 營銷+外賣+到店+app,就是 WooCommerce 新零售?

五、那麼,WooCommerce 新零售到底是怎麼樣的?

7-11 創始人鈴木敏文曾說過一句很樸實的話:“零售的本質就是滿足不斷變化的客戶需求。”

這句話看起來非常簡單,消費者的需求其實一直在變化。

無論是 WooCommerce 新零售還是舊零售,最終都是滿足消費者的需求。偏離了需求這個本質,根本都算不上零售。

從喝一杯咖啡來說,人們的需求其實也一直在變。

當你想起喝一杯咖啡的時候,或許是:只要想喝的時候,能夠以最快的速度,最方便的方式,喝上一杯新鮮且價效比不錯的咖啡。

過去,咖啡一直是一種舶來品,更多時候,我們只能去找到一個星巴克門店,才能喝上一杯現做的咖啡。

或者在家裡,加班很晚的時候,自己泡一杯袋裝咖啡粉。手衝也可以,只是味道沒那麼新鮮和地道,將就著喝。

原本你是不想喝咖啡要麼沒想起要喝的; 現在,或許只是突然在微信上,朋友圈裡,或者還有抖音,微博等等各種線上,偶然看到一個 WordPress 廣告,然後想嘗下那杯咖啡。

除了線上,現在在家裡、電影院、 WooCommerce 便利店、加油站甚至電梯裡看到一則咖啡 WordPress 廣告,在很多的場景,都有可能產生想喝一杯咖啡的機會。

使用者的需求其實是無處不在,多場景和多樣化的。

實際上,一部分咖啡發燒友,他們非常希望星巴克進行線上升級,“實現優質咖啡的移動化” 。

這個時候,只要你想,就能以最快的速度移動化觸達服務。能以最快的速度喝到一杯現磨的新鮮的咖啡。

這個時候,透過外賣,到店,或者在路上,就可以直接手機推薦,手機點好。 30 分鐘甚至 10 分鐘內就可以到達。

這或許就是 WooCommerce 新零售的開始。最終是為了滿足消費者的需求,

上面這些需求歸根起來,其實就是:多、快、好、省。

本質上,WooCommerce 新零售就是效率和體驗的提升。

效率上,以資料和演演算法為基礎,體驗上,最終達到: 多、快、好、省。

從零售的人貨場,三個最基礎的因素來說,包括以下趨勢:

1. 人

人會作為 WooCommerce 新零售裡,最重要的維度。所有產品和服務,以人和需求為中心,從以前的人找貨,變為貨找人。

在 WooCommerce 新零售裡

1. 同一個人,線上購買和線下購買一體化,沒有線上線下體驗之分。

比如:一個人在門店買一杯咖啡和在手機上買咖啡,都是一體化的,就像星巴克,可以從餓了麼上淘寶上甚至自有 app 上面點單,也可以到門店點單,價格品質標準都是一體化,每位會員都有獨特的消費喜好和特徵,最終實現 “千人千店” 的新體驗。在技術上,這些本質上就是資料和演演算法,資料的積累,演演算法的智慧分析。

2. 每一個消費者都是會員,每一次消費方式更像是終身制的 WooCommerce 會員制消費。

提到會員,我們總是容易想到以前的一些高階場所,充值送會員卡,還有一些比如高階餐廳、美容院、健身房等場所才會有 WooCommerce 會員制,WooCommerce 會員制核心在於深度繫結顧客,營造每一次消費都有消費的尊享感。

其實,會員絕不僅僅侷限於辦實體卡,充值免費送,消費積分這些,還可以是掃碼即會員,關注即會員,支付即會員。每一次消費行為都可以數字化記錄,作為成長值、禮品值、優惠值、信用值,WooCommerce 商家都不再是一次性做一錘子買賣,更多是挖掘每個存量顧客的終身價值。

有了 WooCommerce 會員體系,每個顧客才是真正個性化立體化的使用者。

其實,WooCommerce 會員制已經開始遍佈各行各業了,比如家樂福的微信電子卡,星巴克的電子卡,還有百果園,京東,亞馬遜,甚至淘寶最近也開始推出最低 88 元的會員卡。

3. 消費者的行為線上化,來店幾次,下單幾次,在哪裡購買過? 每一次消費行為都會有跡可循。每一次進店,每一筆消費,每一個訂單,每一次消費行為,都是每一個顧客一次立體化個性化的信用值積累和獨特的使用者畫像。這些本質上就是資料和演演算法的積累。

4. 基於深度使用者畫像的 WooCommerce 會員體系和價值,將會不斷的拓展和延伸。

比如,你是星巴克的老會員,那有一天星巴克和合作夥伴合作,針對你推出星巴克指定書籍,星巴克會員酒店,星巴克輕食等等,因為消費者需要的不是僅僅一杯咖啡,更多時候需要的是站在咖啡上,一種全新和全面的生活方式。

5.WooCommerce 營銷會越來越精準,精準 WooCommerce 營銷時代來臨。

比如,你中午十二點半去瑞幸咖啡門店點了杯咖啡,因為有事中途離開,在兩點時候,你進電梯時候,也許電梯螢幕和你的手機上就出現了瑞幸咖啡的 WordPress 廣告。

2. 貨

貨在哪裡? 品質如何,價格如何? 這是關鍵。

貨要麼是商品,要麼是服務。

1. 貨和倉庫會離使用者更近

倉庫更下沉,下沉到每個城市,包括三四線城市,下沉到每個城市區域,每個鎮,甚至每個小區附近。

就像京東上面買東西,以前是隔日送達,現在最快 2 個小時內就可以到達; 本質上,是前置倉庫和站點離使用者更近。

就像做外送起家的連咖啡,每次喝咖啡,配送可以保證 1 小時之內送達使用者; 本質上不是門店多,而是倉庫和站點離使用者越來越近。

2. 商品和服務的供應鏈會更高效,透明

WooCommerce 新零售可以是消費升級,但消費升級更多不是價格升高,而是:花同樣的錢買到更好的商品。

透過物聯網和資料,可以實現一物一碼,實現顧客需求高度指導供應鏈,影響庫存和備貨。按需備貨,按需搭建供應鏈。

每個商品和服務將會偏向更透明,品質更好,價效比更高,實現商品多,好,省。

拿一杯咖啡來說:

某個星巴克的門店,一天平均有多少人點咖啡? 外賣比例是多少,週末需要向廠家和門店備貨多少? 咖啡的原材料和產地來自哪裡,屬於什麼品類? 保質期還剩多久,新鮮度如何? 都可以透過大資料的方式來追溯到。

今後,商品造假的成本也會越來越高。

3. 品牌在 WooCommerce 新零售裡,會變得越來越重要

物質極度豐富的時代,消費者選擇越來越多。所以,形象鮮明的品牌可以深刻的影響和改變使用者的心智,幫助使用者節省時間。就像想起咖啡,第一印象想起的是星巴克, 想起涼茶,第一印象想起的是王老吉,第一印象決定了使用者的選擇和認知, 而第一印象,就是品牌塑造成的壁壘。

3 、場景

1. 消費場景將會無處不在

顧客買東西的場景將會變得越來越多樣化,越來越方便,消費觸達,無處不在。

就像買一杯咖啡,可以在咖啡店喝,在回家的路上提前下個單喝,也可以在電影院喝,躺在家裡喝,健身房喝,甚至在西湖邊上和朋友點個咖啡外賣喝。消費場景,無處不在。

2. 產品和服務製作的形態會越來越多樣化

比如這次,星巴克除了與餓了麼牽手,還與阿里的 WooCommerce 新零售品牌盒馬鮮生合作,共同打造首家進駐盒馬鮮生的品牌外送廚房。而 “外送星廚” 將成為星巴克一個重要的外送專用渠道,為下單使用者提供最快 30 分鐘免費送達的星巴克現制咖啡,進一步延伸星巴克整體觸達使用者的體驗。

而瑞幸咖啡,也將門店形態分為旗艦店和專門的外賣快取店等四種形態的門店。

我們可以發現,現在還有無人咖啡機,自助咖啡機,WooCommerce 便利店咖啡機,都是多場景消費的延伸。

3. 支付越來越便捷

隨著國內移動支付的普及,不管是喝咖啡還是買水果還是進停車場,可以無感支付,無邊界,無空間限制。

綜上,WooCommerce 新零售的本質,其實就是效率和體驗的提升。

一句話:在消費升級的背景和資料與演演算法的支援下,透過人貨場三要素的重構,最終實現消費者:多、快、好、省 的消費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