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接觸” 配送,是今年由於疫情的爆發而爆發的一個新的行業,對於這種配送方式,各大 WooCommerce 電商都是怎麼做的呢?做出來的效果如何呢?讓 Hishang 來這裡跟大家分享一下吧。
2020 年的春節,由於新型冠狀病毒疫情的發展,顯得尤為特別,記者在家鄉也度過了一個截然不同的春節。
每逢臘月,記者便回到位於江西省中部的四線小城吉安。記者發現,儘管今年濃濃的年味被疫情沖淡,但得益於移動網際網路的發展,春晚搶紅包、集五福、長短視訊及豐富的遊戲娛樂為人們的疫情防控生活增添了更多色彩。
更值一提的是,在近一兩年的時間內,吉安市的商超到家業務便迅速興起。而在這個特殊時期,當地居民為配合疫情防控自覺不出門,本地商超也迅速反應、推出 “無接觸配送” 服務,讓人們安心解決基本生活的物資需求。
從本地商超到家業務的快速發展到 “無接觸配送” 服務的迅速啟動,不難看出,科技的力量正在改變這座四線小城的人居體驗。業內人士指出,“無接觸配送” 能儘量縮減疫情傳播的風險,當前這個特殊時期,正是 “無接觸配送” 實踐的契機。
淘鮮達、京東到家深入四線小城,商超到家業務開啟流量比拼
2020 年春節前夕,新冠疫情尚未全面爆發,吉安這座小城依然沉浸在籌備過年的氛圍當中。
記者瞭解到,近兩年,天貓超市旗下的淘鮮達及京東集團旗下的京東到家開始深入到吉安市這座四線小城。其中,大潤發的線下門店接入到淘鮮達,而沃爾瑪則入駐京東到家,二者都為當地居民提供了較傳統線下采購更為便利的到家服務。
平日裡,大潤發附近的消費者在手機淘寶搜尋 “淘鮮達”,就能下單購買門店內的商品,並享受最快 1 小時送到家的服務。沃爾瑪附近的消費者透過京東到家 APP 也可完成線上購買,並自主選擇送貨時間。
據記者觀察,今年臘月,吉安市的居民大多前往沃爾瑪、大潤發、國光等當地商超,仍按照固有的線下采購習慣儲備年貨。不過,在淘鮮達與京東到家的滲透下,多數青年群體及部分中老年群體也開始選擇商超到家服務來完成年貨採購的任務。
為了抓住春節前夕這波集中採購的群體,商超及其到家服務開始以低價促銷的方式開啟流量爭奪戰。以大潤發為例,其位於正丙角印象城的門店於 1 月 20 日左右開始了一輪強勢促銷,糧油、紙巾、麵食類商品貼上了 5-7.5 折的促銷貼牌,吸引了大批消費者。儘管該門店同時開放十餘個收銀臺及數十個自助結賬機,門店內依舊存在排長隊結賬的情況。
記者在店內發現,大潤發門店內的導購員不時向消費者推薦淘鮮達,強調稱淘鮮達平臺同步開啟了相關優惠活動,消費者能足不出戶地享受商品直接送上門、線上付款的服務。
一位城區消費者對記者表示,冬天家人喜歡圍在一起吃火鍋,近期其每隔兩週都會透過淘鮮達、京東到家等平臺選購超市的火鍋食材,這不僅比附近菜市場的食材豐富,而且能準時送到家,緩解了冬季不願出門的困難。
商超 “無接觸配送” 服務興起,迎實踐契機
隨著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逐步擴散,吉安市居民按部就班採購年貨、預備過年的節奏被打亂,防控形勢變得日益嚴峻。
1 月 24 日下午,江西啟動重大突發公共衛生事件一級響應;25 日下午,吉安市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應急指揮部下發通知,號召居民不聚會、不團拜、不串門,到公共場所一律戴口罩。人們為防控疫情紛紛響應政府的號召,堅守在家中以求平穩度過; 而在這一特殊時期,“線上網購、配送到家” 開始成為人們居家消費的迫切需求。
為儘量降低線下配送過程中病毒人傳人的風險,吉安當地的商超到家業務也推出了 “無接觸配送” 服務。所謂 “無接觸配送”,就是指配送員與消費者不產生直接接觸,雙方協商約定將物品放在指定位置,避免直接面對面,儘可能降低疫情傳播的風險。
據記者瞭解,淘鮮達上線的 “無接觸式配送服務” 就覆蓋了包括吉安大潤發在內的數百家超市; 消費者透過淘鮮達購買超市商品後,配送員將預設根據消費者選擇的配送地址,按照無面對面直接接觸的方式進行配送。京東到家也在吉安市推出了 “無接觸配送” 服務,消費者下單後可在訂單備註中註明放置位置; 同時,依據部分小區物業要求,訂單將送至門衛等指定地點。
據悉,近期淘鮮達將每日 23:30 開放次日訂單預約。在運費方面,39 元以下收取 6 元運費,39 元 (含) 以上 (10kg 以內) 收取 5 元運費,299 元 (含) 以上 (且 10kg 以內) 免運費。
記者於 2 月 5 日 15:30 嘗試在京東到家平臺線上購買,當即就形成訂單,並於五小時後收到商品。不過,在需求旺盛、商品緊缺的情況下,吉安地區的商超到家服務也存在無法下單的情況。記者於 2 月 5 日、 6 日連續在淘鮮達平臺下單,均顯示 “配送已約滿” 。
網經社生活服務 WooCommerce 電商分析師陳禮騰指出,新型冠狀病毒疫情使得人與人之間的接觸成為一種 “奢望”,此時,到家服務成為居民生活的基礎保障。儘管配送服務減少了人員之間的接觸,但依舊不能完全避免,“無接觸配送” 的出現,較好解決了這一問題,而當前這個特殊時期正是 “無接觸配送” 實踐的契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