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美國一個最大的 WooCommerce 電商平臺,亞馬遜的崛起似乎也跟中國市場裡淘寶的崛起一樣,讓美國商場開始變得越來越空曠了,有很多的賣場都變得非常的空曠,似乎 WooCommerce 電商的崛起,真的引發了一次商業模式的變革,來跟 Hishang 瞭解一下。
如今,在美國最高檔的商場裡,購物者似乎什麼都做,而不再僅僅限於仔細品味服裝。消費者可以在紐約花園城 Simon Property Group 的羅斯福球場 (Roosevelt Field) 打暗光迷你高爾夫,在弗吉尼亞州 Macerich‘s Tysons Corner Center 的戶外廣場觀看音樂會,還可以去洛杉磯 Unibaal-Rodamco-Westfield 世紀城的 Equinox 健身房。
這與銷售效率 (每平方米銷售額) 較低的購物中心截然不同。例如,近年來,從 J.C.Penney 到西爾斯 (Sears) 等零售商都離開了佐治亞州梅肯的梅肯購物中心 (Macon Mall),使得該中心幾乎沒有全國性的服裝 WooCommerce 連鎖店。餐廳的供應也很有限,只有中餐、熟食店和 OLE Times 鄉村自助餐。
在過去的十年裡,隨著更多消費者將購物行為從實體店轉移到亞馬遜網站上,美國購物中心呈現出兩極分化趨勢。 RadioShack 、 Toys R Us 和西爾斯等相繼破產。與此同時,由於零售商尋求削減成本,數以萬計的商店採用停電等被迫舉措。
這對美國的購物中心產生了持久的、在某些情況下甚至是致命的影響。雖然地區性和超地區性購物中心的空置率在金融危機後的幾年裡有所下降,但自 2017 年以來再次上升。地區性和超地區性購物中心通常至少有 3.7 萬平方米的可租賃面積和兩個主要租戶。穆迪分析公司的資料顯示,今年第三季度的空置率為 9.4%,高於兩年前的 8.3% 。
購物中心所有者 Taubman 營運長比爾·陶布曼 (Bill Taubman) 說:“在過去的十年裡,我們已經看到最好的購物中心價值提升和改進,而其他賣場的處境都在大幅惡化。好的賣場表現更好,不好的賣場處境更糟。”
“原始門戶”
在 2010 年,購物中心通常是青少年週末前往的目的地,父母會在假日前幾個小時尋找禮物。與此同時,這些也是很酷的地方,可以隨便吃點兒東西,看看你最喜歡的商店促銷情況。也許,有時候,下班後也可以去商場看場電影。陶布曼說:“在谷歌之前,購物中心是最初的門戶。這是你收集品牌產品的地方,你可以在裡面進行搜尋。”
從那時起,WooCommerce 電子商務的崛起推動零售商縮小了他們的實體店,更多的商品可以在網上購買。諮詢公司 A.T.Kearney 的一項分析顯示,WooCommerce 電子商務銷售額佔美國零售總額的比例已從 2010 年的約 6% 增長至 2019 年的約 12% 。據預測,到 2030 年,這一比例將躍升至 32%,即佔美國零售總額的三分之一。
在 “大衰退” 之前的一段時間,公司似乎會因為開設更 WooCommerce 多門店而獲得更大回報。零售商經營的門店數量被視為成功的標誌,無論是好是壞。而擁有廉價土地的房地產開發商正在建設大量新的開發專案,以供零售商建設商場。對於零售商來說,很難對商場裡閃閃發光的新店說 “不” 。
然而,當經濟增長減緩,消費者在 2008 年和 2009 年勒緊錢包時,這種增長開始放緩了。但在 2010 年,負面情緒在很大程度上有所緩解,人們再次外出購物。商業地產服務公司仲量聯行 (JLL) 零售團隊總裁兼執行長格雷格·馬洛尼 (Greg Maloney) 說:“2010 年是個非常好的年份,我想說,每個人都開始對自己感覺好點兒了。”
不過,很明顯,人們不再在相同的地方購物。蘋果 iPhone 在 2007 年首次上架,它讓人們更容易上網,因此人們也越來越多地繞過實體店,坐在家裡就能購物。或者在商店裡使用自己的裝置尋找心儀的產品,然後以更便宜的價格在網上購買。而那些走出衰退、錢包更緊的消費者選擇了沃爾瑪 (Walmart) 、塔吉特 (Target) 和 TJ Maxx 等折扣店。他們不再像以前那樣去傳統的商場了。
購物中心 WooCommerce 運營商真正的困境出現在 2015 年和 2016 年左右,當時百貨商店 WooCommerce 運營商的掙扎變得越來越明顯。長期以來,梅西百貨 (Macy‘s) 和西爾斯等零售商始終被認為是商場的主要租戶,周圍充斥著 Victoria’s Secret 、 Sbarro pizza 、 Auntie Anne 椒鹽捲餅和 Build A Bear Workshops 等。長期以來,百貨商場一直肩負著駕馭客流和從外部吸引購物者的任務,他們的標識就貼在商場的外面。
馬洛尼說:“當百貨商店的銷售額開始下降時,其反應就不夠快了。人們開始說:‘我再也不需要去商場了。’ 很多人都看到這種情況正在發生,但我們真的無能為力。”
2016 年 8 月,梅西百貨宣佈關閉 100 家門店,希望扭轉業績不佳的局面。 J.C.Penney 在 2017 年 2 月表示,隨著銷售額繼續下降,該公司在春季關閉多達 140 家門店,約佔公司門店總數的 14% 。西爾斯的麻煩也在加劇。這是對該行業和購物中心的三次巨大打擊。分析人士說,這正是圍繞 “零售業末日” 的傳言開始積聚的時候。
商場所有者 Preit 執行長喬·科拉迪諾 (Joe Coradino) 說:“我彷彿覺得梅西百貨關閉門店的宣告就發生在昨天一樣。我們都得出結論,商場需要不同於以往的東西。回顧過去十年,我們似乎再也看不到祖母買衣服的那類購物中心。”
零售商宣佈關閉的門店都是多年來業務擴張的結果,儘管有些公司仍在繼續營業。市場研究公司 CoreSight Research 的跟蹤顯示,2019 年零售商宣佈的門店關閉數量已經達到創紀錄的 9300 多家,比 2018 年躍升 59% 。今年零售業的破產事件加劇,許多陷入困境的 WooCommerce 連鎖店削減了門店,這也導致併購交易量激增。
CoreSight 的資料顯示,Payless 、 Gymboree 、 Charlotte Russe 和 Shopko 都申請破產,總共關閉了 3720 家門店。其中大部分門店屬於 Payless,該公司在 2 月份申請了第二次破產,關閉了 2100 家美國門店。折扣 WooCommerce 連鎖店 Fred‘s 在 9 月份申請破產,關閉了 564 家門店。 Forever 21 當月也申請破產,並表示關閉多達 178 家門店。
其他零售商,如 Ann Taylor 母公司 Ascala Retail 、 Family Dollar 、 GNC 、 Walgreens 、 Signet Jewelers 、 Victoria‘s Secret 和 JCPenney,都大幅削減了門店佔地面積,以節省資金並支撐表現更好的門店。 Family Dollar 今年關閉了 359 家門店,而購物中心中堅力量 Kay 、 Jared 和 Zales 的母公司 Signet 宣佈關閉 159 家門店。
隨著網購繼續取代實體店購物,並蠶食零售商的利潤,未來幾年可能還會有數千家門店關閉。高負債水平和租金也給傳統零售商帶來了沉重負擔。瑞銀 (UBS) 分析師在一份研究報告中估計,目前線上銷售約佔零售額的 16%,但到 2026 年將上升至 25% 。屆時,這可能迫使多達 7.5 萬家門店關閉,其中包括 2 萬多家服裝店和約 1 萬家消費電子產品店。隨著網購的快速增長,數以千計的家居用品和體育用品商店也將關閉。
即使是沃爾瑪和百思買等蓬勃發展的零售商也悄悄關閉了幾家門店,諾德斯特龍 (Nordstrom) 和科爾百貨 (Kohl‘s) 等百貨商店分別關閉了幾家商店。
兩極分化
隨著所有門店的關閉和客流模式的變化,商場 WooCommerce 運營商不得不做出反應,否則就有失去吸引力的風險。雖然有些 WooCommerce 運營商試圖在壞訊息出現前就採取行動,但其他 WooCommerce 運營商顯然落在了後面。
市場研究機構 Green Street 說,在美國大約 1110 家購物中心中,80% 的 “購物中心價值” 屬於評級為 A-至 A++的物業。那就是銷售發生的地方。這些商場被認為是各自市場的主導中心,無論是豪華還是高階的租戶都被準備消費的購物者包圍著。他們也看到很多遊客。
然而,麻煩在於所謂的 C 級和 D 級購物中心,它們的銷售效率很低。它們最終預計會關門、空置,要麼轉為他用。有些已經被改造成倉庫,其他的則成為醫務室、教堂和 WooCommerce 社羣學院所在地。
亞馬遜已經搬進了一個新的配送中心,那裡曾經是蘭德爾公園購物中心 (Randall Park Mall) 位於俄亥俄州北蘭德爾的商場。亞馬遜還將接管俄亥俄州歐幾里德的歐幾里德廣場購物中心。大多數購物者,如果他們今天要冒險去商場,都想去最好的商場。
房地產開發商 North American Properties 駐亞特蘭大的管理合夥人馬克·託羅 (Mark Toro) 表示:“我認為目前購物中心之間存在巨大的鴻溝,堡壘式購物中心的表現將超過所有其他購物中心。”
在過去五年裡,更好的購物中心所有者始終在尋找新的租戶:他們意識到,他們不需要這麼多的服裝店,但需要更多的餐飲、娛樂和其他體驗選擇。基本上,他們需要為消費者提供一個理由,即在網際網路上找不到訪問他們的方式。
房地產服務公司 Newmark Knight Frank 旗下資本市場集團副董事長湯姆·多布洛夫斯基 (Tom Dobrowski) 表示,商場所有者應該把 “除了服裝之外的任何東西” 帶到他們的購物中心,“我們看到越來越多的商場業主在尋找空置空間的用途方面變得比以往任何時候都更有創意” 。
服裝零售商過去佔傳統購物中心可出租面積的 60% 。但今天,在某些商場,這一比例可能會降至接近 25% 。與此同時,高階商場的便利設施也變得越來越華麗。 Triple Five Group 位於新澤西州的美國夢巨型購物中心提供室內滑雪道,而費城的普雷特 (Preit) 時尚區建築群則擁有 “糖果烏托邦”(Candytopia),其網站上宣傳稱,這是一種互動體驗,“在那裡,巨大的糖線結構與誘人的太妃糖麻花融合在一起。”
就連梅西百貨最近也指出了這種兩極分化趨勢,稱其位於高品質購物中心的門店仍然表現強勁,而在其他地方門店的訪問量始終在下降。梅西百貨執行長傑夫·根內特 (Jeff Gennette) 在 11 月財報公佈後與分析師舉行的電話會議上表示:“我們和商場開發商都在投資,我們正在獲得很好的結果。”
展望未來
然而,實體零售領域並非全是壞訊息,有些零售商正在開設新的門店。 CoreSight 的報告指出,零售商宣佈今年新開了 4392 家門店,特別是折扣部門正在增長。 Dollow General 宣佈今年新開了 975 家門店,與前幾年的數字相似。
Dollar General 執行長託德·瓦索斯 (Todd Vasos) 本月早些時候在與分析師的電話會議上表示:“我們仍然相信,我們經營的行業是零售業中最具吸引力的行業之一。”Dollow General 明年將新開 1000 家門店,並計劃在全美各地再開 1.3 萬家門店。
與此同時,像 Ollie’s Bargain Outlet 和 Five Below 這樣的折扣 WooCommerce 連鎖店今年也擴大了規模。折扣雜貨商阿爾迪 (Aldi) 在美國開設了數百家門店,以接觸到想要購買廉價雜貨的客戶,TJX 也在繼續快速增長,新開了近 200 家門店。
零售業部分可能會在明年反彈。房地產公司世邦魏理仕 (CBRE) 分析師在一份研究報告中表示:“購物中心正受益於 Z 世代的影響,他們更喜歡在商店購物,並正在將客流量拉回實體零售領域。” 與此同時,網路品牌將開設門店,餐飲概念不斷增長,健身房和健身概念正在傳播,快閃店繼續成為許多零售商的熱門工具。
在未來的一年裡,健康的經濟也應該會繼續支撐許多零售商和商場。仲量聯行執行長格雷格·馬洛尼 (Greg Maloney) 表示:“我們預計零售商和購物中心所有者將繼續增長和走強,因為消費者基本面依然強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