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於微信來說,裂變增長是一個非常好的漲粉的方式,那麼對於 WooCommerce 運營者來說,有哪些方法可以促進漲粉的方法嗎?下面就跟大家分享一些裂變增長的套路吧。

隨著微信封殺朋友圈誘導分享打卡,微信的裂變就越來越難做了。以往單一的裂變方式收效甚微,只有綜合多種玩法、多種思路,才能真正實現裂變增長。

隨著之前微信安全中心頒佈的《關於利誘分享朋友圈打卡的處理公告》刷屏後,做微信生態的 WooCommerce 運營人員肯定感到頭皮發麻。

從大趨勢來看,分享打卡被封殺了,那接下來封殺的可能就是誘導裂變了。

其實能感覺到,從 18 年下半年開始,裂變越來越難做了。 WooCommerce 運營者們換湯不換藥地把海報一換,獎品一換,就開始裂變; 使用者們知道要進群分享海報,發完朋友圈秒刪,拿了福利後轉身離開。

WooCommerce 運營人的對策呢?

WooCommerce 運營者開始提高稽核門檻,要人工稽核,或者用第三方工具可以直接圖片稽核,不透過的需要重新分享上傳; 而使用者們在體驗過之前的漏洞後,再去做分享助力的意願就下降了,流失人數也更多了。

對策方向沒有錯,是這個方向。但是如何在這個方向上,讓使用者的參與意願也等比上升呢?

答案是抓準使用者的切實需求點,讓使用者對獎品充滿慾望。

接下來分享,我將講講如何抓住使用者的需求點,做好裂變。

一、選品很重要

有人覺得,價格高的商品,肯定很多人都喜歡。

是的,的確很多人喜歡,畢竟大家都喜歡佔便宜啊!

但是對於 WooCommerce 運營者來說,高價格的商品做裂變,獲客成本會很高,不值得。其次,就是高利益誘導下,使用者群體太雜,不精準,就會導致後期洗粉絲變得很麻煩很複雜。所以,選品要直擊使用者需求。比如職場人的 office 技能課,比如 WooCommerce 運營人的 WooCommerce 運營書籍,比如寶媽的育兒經等。

如果能讓使用者能夠對你的獎品產生慾望,且在設定的分享任務面前仍能不動搖,那麼,這樣裂變成功的機率就會大大提升。但是,我們反問自己,自己的產品真的有讓使用者心動嗎?

這個問題的答案,可以從「渠道投放量」到「使用者掃碼量」這個環節的資料看出來。當轉化率達到了你的標準值或更高,那麼它是合格的選品,反之則不是。

(一般而言,我們投放到公眾號中,閱讀量到掃碼量的轉化率在 25% 左右為標準值,具體情況需具體分析。)

前期可以先小渠道測一測,檢視一下各個環節的指標的轉化率如何,然後再最佳化一波,當資料達標了即可投放大渠道。

也有人會說,一些名師、大 IP 的課也很不錯,有品牌背書自帶流量。

是的,雖然名師 IP 的課都比較貴,但是我們也要把它歸類到直擊需求的選品中。

為什麼?

因為名師,有時候也是需求。名師,從一定程度上代表質量,代表專業,代表這門課的高度,而使用者買單會得到安全感,而安全感解決的,正是內心的焦慮——現在的知識付費,大多還是引發焦慮。

二、時間很重要

好產品和高價格,不一定是等於號的關係。當時間節點碰上了,產品自然就顯得 “貴重” 了。

就拿我前兩天做的活動來說——中考狀元的筆記 (百度網盤) 。它的成本是多少——0 元。 (某個微信群家長分享的,我儲存到網盤了)

五天,個人號增粉 900+,WooCommerce 社羣接近一個 500 人群,公眾號漲粉近 5000,0 成本。而且各個環節的轉化率都還不錯,轉化率都在標準值以上。

熱點型的裂變產品,也是 “風口上的豬”,可以讓成本更低,傳播更快。當然,它對選品也有一定的要求,具體如下:

3. 選品要求

a. 和熱點的匹配度要高

舉個例子:

母親節,送愛奇藝會員;

520,送愛奇藝會員;

兒童節,送愛奇藝會員。

這和熱點有毛關係啊! 這麼大眾的商品,效果肯定是越做越差的。

那我再舉個例子:

張小龍公開課結束後,演講稿完整版檔案和整理過的重點筆記;

網易雲音樂承包地鐵的 WooCommerce 營銷活動後,操盤者的覆盤 PPT 和更多 WooCommerce 營銷案例;

四六級考試之際,機構老師親自整理的往年必考題和押題視訊。

如果有這樣的海報,你會掃碼嗎?

b. 不容易直接獲取,沒有明顯的購買渠道/方式

比如,母親節之際,可能會有送媽媽按摩儀之類禮物的裂變活動,需要使用者集多少助力即可兌換。

但是,存在一個問題,這種商品可以直接上 x 寶購買。

對於使用者來說,按摩儀什麼的的獲取意願雖然很強,可惜,x 寶的購買渠道可能會讓使用者離開,直接購買而非再去助力獲得獎品。

c. 顧及參與者的 “形象”

來看下:

母親節助力,送媽媽影視會員,追劇不用 WordPress 廣告;

5.20 助力,送女朋友一支口紅,表達對她的愛;

6.1 助力,送寶寶兒童文具,讓孩子學習更上一層樓。

有沒有感覺上述有點奇怪?

我們知道,它們的初衷是好的,但是這樣的主題不適合裂變。裂變是需要分享的,需要好友幫你助力的。但是這樣的主題在分享時,會無形中拉低參與者的姿態。

重要節日加上表達心意的禮物,明明是可以花錢買一個包裝一下送給那個重要的人,卻在朋友圈、各種微信群各種求助力,邀請好友幫忙掃一掃。這樣的行為會在無形中破壞使用者的正面形象,讓他們違背了社會規範。讓使用者礙於面子,那麼他的參與意願會下降,就不會再參與這個活動。

三、玩法很重要

現在市面上常見的玩法有:

掃碼→公眾號→助力成功→領取資料

掃碼→公眾號→助力成功→加個人號→領取資料

掃碼→公眾號→助力成功→加個人號→WooCommerce 社羣→領取資料

掃碼→公眾號→助力成功→領取資料→排行榜競爭

掃碼→進群→分享朋友圈→領取資料

掃碼→進群→分享朋友圈→關注公眾號→領取資料

掃碼→進群→分享朋友圈→加個人號→領取資料

……

說白了,其實是個人號、公眾號、 WooCommerce 社羣三者之間的多層繫結。

下面,想重點講講這兩個玩法:「排行榜機制」和「加個人號」。

1. 排行榜機制

排行榜的玩法,能夠讓獎品豐富化的同時,讓更多人參與進來。

玩法:

先設定核心獎品裂變,也是使用者參與的初衷目的——獲得獎品。比如邀請 10 人助力,可獲得 A 書籍,那 A 書籍就是本場活動的核心獎品。這是主幹玩法,讓使用者能夠為了這本書去參與活動,邀請 10 人助力。

當使用者參與主幹活動後,一帶十就結束了嗎? 如何利用這些種子使用者再爆發一次呢?

答案是排行榜機制。讓使用者能夠在已有的獎勵上,疊加獎勵,且不同的名次獎勵不同,開啟二次裂變。

需要注意的是,主幹活動的獎品,必須需要是切中痛點的。

因為,它是你獲取種子使用者的第一扇門。只有種子使用者對你的獎品感興趣,才會參與進來。其次,當使用者完成主幹活動的任務後 (10 人助力),他會獲得名次,在排行榜的機制下,更加容易地再展開第二次裂變,邀請更多人讓他的名次上升獲得更多獎品。

所以,是否能獲得參與,以及是否能獲得二次裂變,都需要主幹活動獎品的鋪墊。

2. 加個人號

一是讓個人號擁有更多的好友,為日後的推廣、變現做鋪墊; 二是個人號可以有更加嚴謹的稽核 (X 擎工具可實現) 。

一就不解釋了,二可以再說說。

現在有些第三方工具,可以讓圖片稽核變得智慧,省下很多人力成本。比如,讓小助手 (個人號) 機器稽核圖片,然後傳送獎品,實現智慧化; 也可以把程式碼嵌入到公眾號內,當使用者發圖稽核的時候,用百度 AI 智慧稽核,實現自動化。

工具後臺操作

做活動前,要先想清楚自己的目標——是公眾號漲粉,還是個人號的漲粉,還是拉 WooCommerce 社羣。目的不同,使用者的參與路徑也會不同:路徑太長會流失,路徑太短只做了單層的繫結,又怕洗得不夠多。所以,我們需要對活動的策劃做好評估,以及後續使用者粉絲的價值利用。

四、結語

微信打得越來越嚴,還是建議大家小步快走,不要貪多。

一天漲好幾萬的紅利已經一去不復返,現在應該加快腳步,用不同的玩法組合起來去嘗試。不然使用者會膩,你也會膩。其次,多關注行業頭部的玩家,效仿他們的同時,再最佳化。最後,也是最重要的一點,多瞭解一點我們的目標使用者,不要閉門造車。

不管是人,還是誘餌,都要穩準狠。

微信裂變是一個非常好的漲粉方式,但是小編要提醒各位,也不要玩的太過了哦,否則是會引火燒身的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