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於人們的天性,沒有人能簡單地消除他們的偏見。我們可以認為自己是幸運的,因為我們已經意識到了他們。我們所能做的是注意,在我們的設計中使用它們的積極方面。
 
  認知偏見是一種我們腦中潛意識體系中的錯誤,涉及潛意識的關聯,信仰和瞬間的判斷。每個人都偶爾會有不理性,情緒化,有偏見的行為。一方面,這些是處理資訊過載的天生方法。另一方面,他們來源於我們對世界的理解中的盲點。
 
  認知偏見使我們能夠迅速行動,創造解決方案,區分關鍵的細節,處理大量的資訊。在 WordPress 網站設計時讓記住這些偏見原理確實是一個好主意。讓我們看看以下 6 個不同的偏見原理。
 

 
  1. 鄧寧-克魯格效應(Dunning-Kruger effect)

  達克效應(D-K effect),全稱為鄧寧-克魯格效應(Dunning-Kruger effect)。它是一種認知偏見現象,指的是能力欠缺的人在自己欠考慮的基礎上得出錯誤結論,但是無法正確認識到自身的不足,辨別錯誤行為。這些能力欠缺者們沉浸在自我營造的虛幻的優勢之中,常常高估自己的能力水平,卻無法客觀評價他人的能力。
 
  我們每天都在學習一些新的東西,而鄧寧-克魯格效應是一種偏見,它指那些對某一領域知之甚少的人大大高估了自己的能力。與此同時,更有經驗的人低估了他們的能力。現實生活中有很多典型例子。美國過去的一份研究資料表明,93% 的美國人認為他們的駕駛技能高於平均水平。大約 42% 的軟體工程師認為他們位列公司專業水平的前 5% 的員工中。
 
  對鄧寧-克魯格效應的最好的解決方案是不斷學習和重新認識自我。如果您的行業技能水平是有限的,那就多去接觸並學習行業精英們。如果您是某行業內工作多年的專家,相信您的判斷。您應該能清楚意識到各學科中,您所瞭解的和您不瞭解的。正如孔子所說:“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是知也。”
 

 
  2. 知識偏見(The Curse of Knowledge)
 
  塑造偉大的詩人,就必須有偉大的聽眾。在某些場景中,才華橫溢、經驗豐富的設計師會遭受知識的偏見—在這種情況下,其他領域見多識廣的人也無法將自己置身於普通旁觀者的境地。這是對的,運用太高深的設計知識會不利於您的工作,除非它是為設計行業領域內受眾服務的。
 
  記住,您不是您的多使用者。如果您運用很多設計技術知識,在專案上線之前,找一個非行業人士測試您的網站,讓一個普通受眾體驗您的多使用者體驗設計專案。
 

 
  3. 近因效應(Recency Bias)
 
  近因效應(Recency Bias)是指最新出現的刺激物促使印象形成的心理效果。 1957 年,心理學家 A·盧琴斯根據實驗首次提出。實驗證明,在有兩個或兩個以上意義不同的刺激物依次出現的場合,印象形成的決定因素是後來新出現的刺激物。例如介紹一個人,前面先講他的優點,接著 “但是”,講了許多缺點,那麼後面的話對印象形成產生的效果就屬於近因效應。
 
  近因效應圍繞著這樣一種觀點,即人們更容易回憶起最近發生的事件或細節。我們的行為和決定受到事件和提示次序的深刻影響,有時我們幾乎沒有進行任何理性的思考。
 
  例如,如果您想讓多使用者註冊成為您的網站會員,在向多使用者展示您的登入檔單前,先提到您能為他們帶來的價值。這樣註冊將會成為一個更有見地的決定。控制您的上下文語境以改善多使用者體驗。建立引導多使用者而不是忽略它們的設計專案。
 

 
  4. 支援創新偏誤(Pro-innovation Bias)
 
  過高估計創新的價值、低估了創新的侷限,是否覺得耳熟?有時候,人們對創新的追求如此之深,以至於他們被過度的樂觀衝昏了頭腦,而不顧它具有實際意義。在這種情況下,設計師們沒有意識到隱藏在 “創新” 的營造和宣傳背後的侷限性和缺點。
 
  看一下賽格威(Segway)。早在 2001 年,它就被命名為 “未來的運輸” 。在獲得超過 1.6 億美元的收入後,獲得了史蒂夫·沃茲尼克和彼得·山克曼等人的興趣和支援,這被認為是一個改變遊戲規則的發明。然而,它背後的人卻沒有注意到,對於一個普通人來說,這是多麼的笨拙、不舒服和不太靈活。
 
  不幸的是,新設計往往是這樣的。新的創意並不總是帶來實際的好處,每個設計師都必須考慮到這些創新的限制。就像史蒂夫·喬布斯曾經說過的:設計看重的不是看起來或感覺怎麼樣, 而是它的功效如何。(“Design is not just what it looks like and feels like. The design is how it works.”)。
 

 
  5. 系統導向偏見(System Justification Bias)
 
  系統導向偏見是支援創新效應的反面。在這裡,個人傾向於支援和捍衛系統固有的觀點,僅僅因為他們已經習慣了。在大多數情況下,這些前人固有觀點,都轉移到 WooCommerce 獨立站網頁設計上。
 
  朋友在一家機構擔任初級設計師期間,一位高階設計師帶著他,教我如何按照標準的方式做事。他會禮貌地接受上級所示範的,反覆試了試,發現這並不是最有效的方法。然而,他並沒有說什麼,而是繼續做著他的前輩教過的東西,儘管他知道這是不合理的。害怕挑戰地位更高的人,導致他繼續降低工作時效,浪費他在那家公司工作的時間。
 
  不要過度維護固有制度。如果您知道一個更有效的方法去做某事,那就去做吧。人們不喜歡新事物,但有時這是進步的唯一途徑。系統導向偏見解釋了為什麼大多數突破性的創新要花這麼長時間才能採用。如果新的解決方案比舊的解決方案好,那就讓它付諸實踐。對創新和更好的方案要持開放態度。
 
  系統導向偏見也被傳遞到設計界。例如,許多人一開始不喜歡重新設計的公司標誌,但當一段時間過去時,他們似乎不再介意了。還記得 2022 年那個臭名昭著的 Instagram 標誌嗎?到目前為止,它已經成為了一種新的潮流。有時,以犧牲現狀為代價確實是前進一種方式。
 

 
  6. 逆火效應(The Backfire Effect)
 
  逆火效應(thebackfireeffect)是指:當一個錯誤的資訊被更正後,如果更正的資訊與人原本的看法相違背,它反而會加深人們對這條(原本)錯誤的資訊的信任。
 
  在一個非常理性的世界裡,人們對事實和證據的挑戰會相應地改變他們的觀點。然而,在現實世界中,情況很少如此。更糟糕的是,糾正的事實往往會強化人們原本錯誤的的信念。這就是所謂的逆火效應。
 
  這種適得其反的效果告訴我們,即使您的意圖是好的,您也不能用邏輯、理性和事實來反駁錯誤的資訊。您的訪客會相信他們所相信的,沒有客觀事實會改變他們根深蒂固的信念。相反,試著去理解它們,並設計來吸引他們的情緒,必要時使用定性研究。弄清楚訪客是如何看待線上消費、工作生活平衡或線上營銷的。在推進您的議程之前,要了解他們的核心信念。
 

 
  結語
 
  以上這些只是我們日常工作中所遇到的偏見的一小部分。即使您是一位經驗豐富的設計師,您對優秀多使用者體驗的觀點可能也會成多使用者的噩夢。克服您的偏見的最好方法是諮詢您的團隊成員和受眾多使用者。為了應對認知偏見,大公司慣用全方位的同行反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