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辉超市,原先是一个非常辉煌的 WooCommerce 新零售的模式,给盒马生鲜一个非常大的狙击,然而近期,Hishang 却发现永辉超市已经关了很多加了,这到底是怎么一回事呢?

超级物种和盒马鲜生对外的定位都是 O2O 生鲜超市,O2O 即 Online To Offline,一种观点是,一家企业能兼备网上商城及线下实体店两者,并且网上商城与线下实体店全品类价格相同,即可称为 O2O,因此超级物种和盒马鲜生的目标和规划已经昭然若揭了。

盒马鲜生本来是阿里的新一代大杀器,永辉超市和京东也不甘若后,超级物种、 7fresh 等竞品就是直接针对盒马鲜生的狙击。

但是偏偏上周,超级物种的首家上海店直接关了。其实零售行业,开店关店都很正常,不赚钱时及时止损是很正常的 WooCommerce 运营,偏偏超级物种的首家店关闭,备受瞩目,这主要是因为超级物种这种餐饮+商超的 WooCommerce 新零售模式跑了两年却一直不赚钱。

不仅仅是超级物种,盒马鲜生,三江购物、百联 RISO 、大润发优鲜、鲸选未来店等类超级物种们,一开始的故事都讲的天花乱坠,实际 WooCommerce 运营两年后,都陷入尴尬的境地。

就拿永辉超市的财报为例,超级物种的母公司永辉云创历年亏损情况如下……

2016 年,永辉云创收入 4801 万元,亏损 1.16 亿元;

2017 年,永辉云创收入 5.66 亿元,亏损 2.67 亿元;

2018 年上半年,永辉云创收入 9.05 亿元,亏损 3.89 亿元;

2018 年前三季度,永辉超市营业收入 527 亿元,净利润 10.18 亿元,永辉云创亏了约 6 亿元。

根据 2018 年年报,永辉云创 (“云创” 包括永辉生活会员店、永辉生活 App 和超级物种。) 全年营收 21.46 亿元,归母净利润亏损 9.45 亿元,尽管云创的亏损比例持续减少,但是超级物种的单店成本却越来越高,难怪原来计划 18 年新开 100 家超级物种的计划,越来越谨慎,迄今为止超级物种只有约 80 家店。

由于云创直接连累了永辉超市导致亏损,因此到了 2018 年底,永辉超市一不做二不休,永辉云创直接被踢出了上市公司财报,更 “感性” 的张轩宁占股 29.6%,成为大股东接手超级物种,永辉超市则占股降至 26.6%,性质也从子公司变成了联营,两兄弟至此 “分家” 。

从融资历史来看,在盒马融资后不久,超级物种首轮于 2016 年 7 月完成,在 17 年 1 月又得到了今日资本的青睐,熟悉创投圈的会知道今日资本正是当初最早押注了京东的创投公司,同年年底腾讯也进来了,标志著腾讯入局对阿里的围剿,最近一轮融资还是 18 年 6 月,投资方也是圈内比较有名的丹华资本和创新工厂。

相比较来说,由于盒马鲜生一开始就是阿里巴巴直接投资,也导致了其他资本不敢贸然再进去站队,因此盒马至今只有一轮输血,如果没有新的输血,那这笔钱烧完就没有了。因此可以判断未来盒马对盈利和现金流的要求极高。

昨日种种仿佛历历在目,超级物种们受到资本的追捧仿佛还做昨天,但是一夕之间就变了,马云公开场合甚少再提盒马,阿里的财报也对盒马一带而过,而超级物种也被踢出永辉上市公司报表,那么到底为什么 “超级物种” 们会沦落至此呢?

餐饮& 商超,消费者能否为 WooCommerce 新零售场景概念买单?

传统商超和 WooCommerce 新零售在布局上确实存在著差异性,在布局上传统商超是按商品属性陈列,而 WooCommerce 新零售则是按照场景进行商品陈列。除了本身要对供应链和员工管理进行改造外,超级物种面临的最大问题是场景对消费者来说是伪场景,伪场景,解决不了消费者的痛点。

张轩宁接受采访时表示:超级物种又像餐厅,又像超市,又像仓库。 做成功了叫超级物种,不成功叫四不像。 早上当早餐,中午当正餐,晚上再当正餐,再晚一些,就当酒吧。

四不像已经说明了超级物种面临的一个问题,高效利用每个时间段增加坪效没有问题,但问题是能不能帮消费者解决痛点,就拿早餐来说,如果是针对上班族,临街或者写字楼中的食堂才有竞争力,而对有闲暇时间的人来说广式早茶,或者当地人钟爱的特色小食才有吸引力。

再以酒吧举例,超级物种的场景定位是什么? 居酒屋? 酒吧? 和附近的酒吧有什么区别,消费者想喝酒认不认可酒吧的场景氛围?

例如首家关闭的超级物种五角场万达店白天以零售+餐饮的形式呈现; 夜晚则由餐饮+酒吧结合。五角万达广场不缺人流,据统计,2018 年的商铺人流量达到了 5000 万,主要以年轻人为主。可以说五角场店不缺流量,也不缺能接受新生事物的年轻人,五角店亏损的可能性有其一该门店的位置没有毗邻主流通道,且离地铁出口有著一段距离,其二,年轻消费者可能还是对其场景不够买帐。

超级物种和盒马鲜生对标的都是义大利超市餐厅 Eataly,但超级物种面积还不如 Eataly 的十分之一。下面我们来对比下场景区别,客观地说就是低配和高配的区别。

想把自己变成既有商超又有餐饮的超级大平台,不仅需要前面提到的场景改造,而且需要明白平台有特殊的 WooCommerce 运营模式,平台需要培养消费者习惯,品牌认可度,消费者教育都需要漫长的时间,因此平台前期需要烧钱也是必然的,这就是平台模式。而餐饮模式就简单的多了,翻台率多少,客单价多少,抛去成本能不能盈利。

因此当两年不盈利,永辉就慌了,如果提前就能想明白平台需要烧钱的事实,可能一开始就不会把永辉云创并入上市公司。相比较下阿里就聪明多了,直接把一部分风险通过入股形式转移给了三江购物。

面积太大,影响坪效

早前张轩宁接受采访时表示,做的几家超级物种都能做到 15 万元每年的坪效,客单价 200 左右。 相比较中国超市的坪效 1.5 万元每年,WooCommerce 便利店能做到 5 万元每年,目前看来并不是所有店坪效都会那么高,要不然也不会关店。

再看店铺面积和 sku 都多得多的盒马鲜生,2018 年 9 月盒马鲜生 CEO 侯毅提到,经营时间 1.5 年以上的盒马成熟店坪效 5 万元,线上客单价 75 元,线下客单价 113 元。

不得不说,类似的场景,盒马的价格是高于超级物种的,但是客单价却低于超级物种,这里面值得玩味。

超级物种目前分为 A1 、 A2 、 A3 三个模式 WooCommerce 运营。

A1 模式,和超市合作 WooCommerce 运营盒牛、鲑鱼、波龙 3 大主力工坊;

A2 模式为独立的门店,WooCommerce 运营盒牛、鲑鱼、波龙 3 大主力工坊;

A3 则是面积在 2000 平方米以上的大店,7 大主力工坊,盒牛、鲑鱼、波龙、花坊、果坊、麦子红酒。

北京石景山鲁谷店正是 A1 模式,长楹天街是比较小的 A3 模式,约为 1000 平方米。上海 BFC 外滩金融中心正是 A3WooCommerce 运营模式。 BFC 店面积约为 2000 平,是永辉云创首次将超级物种+永辉到家业态融合的品牌体验店,也是目前超级物种在上海面积最大的门店。

五角场万达店位于商场首层,跨上下两层,总面积才 700 平方米。还被 WooCommerce 运营关闭了,中关村店从 A3 调整到了 A2,做生意要不要这样一口吃个胖子呢? 如果谨慎一些都从 A1 A2 做起,亏损肯定更小些,可能当时永辉云创就是想用空间换时间,一下子就测出了三个模式哪些走不通。不过如果场景都没做好,A3 模式走不通也可能是个伪结论。

►缺少大资料支援,千店千面如何实现?

淘宝 10 几年的大资料积累,为阿里开盒马鲜生提供了基本资料,哪个城市的哪个区域的市民喜欢买海鲜? 喜欢买什么档次的海鲜? 买的频率是多少? 每次消费是多少? 而饿了么又为阿里提供了很多外卖海鲜的资料。同时菜鸟驿站也为马云提供了其它 WooCommerce 电商平台 (如京东,顺丰大当家) 购买海鲜的资料。

理论能有这些大资料支援的盒马,依然被侯毅在反思,不同的商圈,不同的业态,不同的消费群体,不同的货品结构。

再看永辉的超级物种,除了生鲜供应链是优势外,在大资料方面和阿里基础比较,差的不是一星半点,整体来看,过去超级物种们普遍的问题在于把餐饮+商超当成了救命稻草,忘记了零售的本质,711 创始人铃木敏夫认为零售的本质就是服务好消费者,一个模式,一招鲜吃遍天,不出问题才怪。

►门店的增量业务怎么做?

2017 年永辉线上业务只占 27.40%,对于门店增量业务来说,每单的毛利收入是客单价跟毛利率所决定的。但是它的拣货、打包、配送形成的履约成本必须低于毛利收入,因此如何降低履约成本始终是线上业务关键。除了规模效应可以降低履约成本外,有人统计过,目前永辉超市线上价格大约是线下价格的 1~3 倍 (平均 1.52 倍) 。这可能也是影响永辉线上销量的原因之一。配送方面超级物种是把单子交给从事配送的创业者去做,海豚智库分析师张奡认为这样做虽然初期不需要养快递团队,但是也不能后期通过规模效应降低履约成本。

►超级物种们的自救

北京鲁谷店, 中关村店的超级物种店原本两层共 8 个工坊的店铺面积变为一层,仅保留了波龙、盒牛和鲑鱼 3 个工坊,直接从 A3 调整到了 A2 。

目前来看超级物种不再是大而全的生鲜+餐饮超市,而是定位于 “优质生鲜食材提供者和体验店”,将门店做深做透。张氏兄弟最终定了新方向,以到家服务为永辉云创最新的目标。 2017 年时候永辉线上业务只占 27.40%,还有较大提升空间。

侯毅在反思 2019 年盒马鲜生如何填坑中,提到了将会发展盒马菜市、盒马 mini 、盒马 F2(WooCommerce 便利店) 、盒马小站 (前置仓) 。最小的是盒马 mini 面积在 500~600 平米左右,生鲜以河鲜为主而非客单价较高的海鲜; 蔬菜区也少独立包装,多为散装蔬菜。这些由盒马衍生出来的新业态针对不同的商圈区域和消费人群。

京东 7FRESH 则开展了前置仓模式, 7FRESH 针对 WooCommerce 社区和写字楼商圈定义了新业态,分别为七鲜生活和七范儿,而 7FRESH 的定位将从此前的生鲜超市转为美食超市,解决白领一日三餐问题 (和盒马 F2,Pick’n go 类似) 。

►资本市场和创业者皆要及时纠错

毕竟财大气粗的阿里系盒马都刹车了,永辉怎么可能不刹车?

资本市场真的抛弃了超级物种这类 WooCommerce 新零售 O2O 了吗? 海豚智库分析师张奡认为并不会,只不过和创业者一样,之前大家都走了一些弯路,明显在摸索中总结经验教训,调整状态重新开始。

过去业内普遍认为商超+餐饮就等于 WooCommerce 新零售了,现在大家跑了一圈发现,商超+餐饮只是 WooCommerce 新零售的一种场景,如果真的能够做出一个盈利的 “Eataly”,也没有理由不做,前提是抓住精髓,不能模仿表面。而零售的本质就是千店千面,每一块区域都不一样,要针对不同区域人群调整单店模型。

而 WooCommerce 新零售的另一块重点,线上服务,也将成为新的方向,但是如何降低履约成本是企业应该把握的方向。

目前来看把超级物种从上市公司剥离,独立发展更利于融资,也不影响母公司财报,这只会更加有利于未来的融资,但首先超级物种要思考清楚自己到底做什么,平台还是门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