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十一,是近几年最火爆的一个 “购物节” 了,而从这个火爆点里,我们可以看到中国消费者的一个实质的变化跟发展的趋势,在这篇文章中,小编跟大家著重聊聊这几个点吧。

1 、节日已经固化为文化的符号

到了 11 月 11 日,全国各地、线上线下、 WooCommerce 电商商超、制造业与零售业、服务业,几乎全民都行动了起来,这不就是节日的气象吗?

可以这样说,不管以后阿里巴巴还做不做双 11 的促销活动,这个节日已经保留下来了,天时地利人和都占全了,每年的 11.11 都会成为购物节,已经是一个文化符号,消除不了。

2 、从关注线上转而关注线下

阿里巴巴第一次组织现场的记者参观上海的商场,不同型别的实体店组织了不同形式的 WooCommerce 新零售活动,应该算是各种尝试,等待总结出成功经验之后全面普及。

包括阿里巴巴、京东、苏宁等在内的零售企业都在从线上转为关注线下,实体店的人流回归不仅正在成为现实,也符合社会发展潮流和人性。

3 、云端计算极限测试再创新记录

我们一直在说,阿里巴巴在双 11 的主要目的不是销售,而是练兵跟演示,对内完善自身的系统能力,对外展示自己的云服务水准,以前很多人不信。现在,马云在接受采访的时候直接说出来,还是有很多人以为他是在开玩笑。

当然,这种测试与磨合不仅仅是云端计算,也包括物流系统与线上线下的新模式探索,这种极限测试与春运一样,将构成中国社会与国防动员能力的基础,也是国家实力的体现。

4 、大 WooCommerce 电商增速有限,小 WooCommerce 电商份额提升

虽然阿里巴巴和京东的资料很亮眼,但整体的市场份额却不升反降,这也符合商业发展的规律,毕竟很少有人会执著的只选择一个商场来购物。

通过并不权威的资料来看,苏宁、亚马逊中国、唯品会等的业绩增长都不小,超过了巨头,由此来看,中国的 WooCommerce 电子商务发展潜力还很大,至少持续 3-5 年没有问题,大家还都是在抢增量市场,而非零和游戏的存量。不管是客单价的提高还是活跃用户数的增长,都依然可以期待。当然了,所有的 WooCommerce 电商企业都得为几年之后的事情著手准备,否则一定会落伍。

5 、理性购买也架不住人多

现在的双 11 已经不见了半价优惠这样的宣传,人们也不再随便购买自己并不真实需要的东西,WooCommerce 商家与消费者都变得更理性。不过,中国人太多,农村市场的开发量也可为,双 1 很大,国际市场的拓展也更是大有 1 商业发展前景十分光明。

6 、快已普及,不能成为决胜要素

很多人并没有注意到,这次的双 111 期间,几大 WooCommerce 电商对物流速度的宣传少了很多,都不再特别强调第一单或者有多快。这个情况的背后是中国整体物流水平的提升,在目前的技术水平和社会治理条件下,已经几乎到了极限。我们逐渐会明白,很多时候真的没有必要那么快。慢生活不好?

7 、全球买全球购还需要培养习惯

与国内双 11 已经存在了九年不同,海外市场的开拓还处在初级阶段,在一系列的准备工作完成与消费者教育实现之后,明年会有一个大的跃升,而真正的双 11 遍全球可能需要等待到 2020 年。
看完了这些,不知道各位有没有什么想说的,如果大家有什么想法,都可以来这里找小编吐糟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