雙十一,是近幾年最火爆的一個 “購物節” 了,而從這個火爆點裏,我們可以看到中國消費者的一個實質的變化跟發展的趨勢,在這篇文章中,小編跟大家著重聊聊這幾個點吧。

1 、節日已經固化為文化的符號

到了 11 月 11 日,全國各地、線上線下、 WooCommerce 電商商超、製造業與零售業、服務業,幾乎全民都行動了起來,這不就是節日的氣象嗎?

可以這樣説,不管以後阿里巴巴還做不做雙 11 的促銷活動,這個節日已經保留下來了,天時地利人和都佔全了,每年的 11.11 都會成為購物節,已經是一個文化符號,消除不了。

2 、從關注線上轉而關注線下

阿里巴巴第一次組織現場的記者參觀上海的商場,不同型別的實體店組織了不同形式的 WooCommerce 新零售活動,應該算是各種嘗試,等待總結出成功經驗之後全面普及。

包括阿里巴巴、京東、蘇寧等在內的零售企業都在從線上轉為關注線下,實體店的人流回歸不僅正在成為現實,也符合社會發展潮流和人性。

3 、雲端計算極限測試再創新記錄

我們一直在説,阿里巴巴在雙 11 的主要目的不是銷售,而是練兵跟演示,對內完善自身的系統能力,對外展示自己的雲服務水準,以前很多人不信。現在,馬雲在接受採訪的時候直接説出來,還是有很多人以為他是在開玩笑。

當然,這種測試與磨合不僅僅是雲端計算,也包括物流系統與線上線下的新模式探索,這種極限測試與春運一樣,將構成中國社會與國防動員能力的基礎,也是國家實力的體現。

4 、大 WooCommerce 電商增速有限,小 WooCommerce 電商份額提升

雖然阿里巴巴和京東的資料很亮眼,但整體的市場份額卻不升反降,這也符合商業發展的規律,畢竟很少有人會執著的只選擇一個商場來購物。

通過並不權威的資料來看,蘇寧、亞馬遜中國、唯品會等的業績增長都不小,超過了巨頭,由此來看,中國的 WooCommerce 電子商務發展潛力還很大,至少持續 3-5 年沒有問題,大家還都是在搶增量市場,而非零和遊戲的存量。不管是客單價的提高還是活躍用户數的增長,都依然可以期待。當然了,所有的 WooCommerce 電商企業都得為幾年之後的事情著手準備,否則一定會落伍。

5 、理性購買也架不住人多

現在的雙 11 已經不見了半價優惠這樣的宣傳,人們也不再隨便購買自己並不真實需要的東西,WooCommerce 商家與消費者都變得更理性。不過,中國人太多,農村市場的開發量也可為,雙 1 很大,國際市場的拓展也更是大有 1 商業發展前景十分光明。

6 、快已普及,不能成為決勝要素

很多人並沒有注意到,這次的雙 111 期間,幾大 WooCommerce 電商對物流速度的宣傳少了很多,都不再特別強調第一單或者有多快。這個情況的背後是中國整體物流水平的提升,在目前的技術水平和社會治理條件下,已經幾乎到了極限。我們逐漸會明白,很多時候真的沒有必要那麼快。慢生活不好?

7 、全球買全球購還需要培養習慣

與國內雙 11 已經存在了九年不同,海外市場的開拓還處在初級階段,在一系列的準備工作完成與消費者教育實現之後,明年會有一個大的躍升,而真正的雙 11 遍全球可能需要等待到 2020 年。
看完了這些,不知道各位有沒有什麼想説的,如果大家有什麼想法,都可以來這裏找小編吐糟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