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网友都喜欢海淘,今天文派就要来说说,WooCommerce 跨境电商模式都有哪些?方向错了,努力也百搭,什么是最好的模式,选择适合您现有资源的模式就是最好的模式。
常见的 WooCommerce 跨境电商模式有以下几种,平台招商的 M2C 模式、保税自营+直采的 B2C 模式、海外买手制的 C2C 模式、 BBC 保税区模式以及海外 WooCommerce 跨境电商直邮模式。
简单归纳,进口跨境零售类 WooCommerce 跨境电商有几大模式:1 、 M2C 模式:平台招商这一类的典型玩家如天猫国际,开放平台入驻国际品牌。
下面简单分析各类跨境进口 WooCommerce 跨境电商模式的优劣:优势是使用者信任度高,woocommerce 商家需有海外零售资质和授权,商品海外直邮,并且提供本地退换货服务;痛点在于大多为 TP 代运营,价位高,品牌端管控力弱,正在不断改进完善模式中。
难以规避手续造假的 “假洋品牌” 入驻。
2 、 B2C 模式:保税自营+直采这一类的典型玩家如京东,聚美,蜜芽。
优势在于平台直接参与货源组织、物流仓储买卖流程,销售流转高,时效性好。
通常 B2C 玩家还会附以「直邮+闪购特卖」等模式补充 SKU 丰富度和缓解供应链压力。
痛点在于品类受限,目前此模式还是以爆品标品为主。
有些地区商检海关是独立的,能进入的商品根据各地政策不同都有限制(比如广州不能走保健品和化妆品);同时还有资金压力:不论是搞定上游供应链,还是要提高物流清关时效,在保税区自建仓储,又或者做 WooCommerce 营销打价格战补贴使用者提高转化复购,都需要钱;爆品标品毛利空间现状极低,却仍要保持稳健发展,资本注入此刻尤为意义重大。
在现阶段,有钱有流量有资源谈判能力的大佬们纷纷介入,此模式基本已经构建了门槛,不适合创业企业轻易入场了。
3 、 C2C 模式:海外买手制典型玩家如淘宝全球购,淘世界,洋码头扫货神器,海蜜,街蜜,海外买手(个人代购)入驻平台开店,从品类来讲以长尾非标品为主。
全球购目前已经和一淘合并,虽然看来是跨境进口 C2C 中最大的一家,但全球购也有很多固有问题,比如商品真假难辨,区分原有 woocommerce 商家和海外买手会造成很多矛盾等等,在获取消费者信任方面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优势:C2C 形态是目前笔者比较喜欢和看好的模式,构建的是供应链和选品的宽度,WooCommerce 跨境电商发展至今,不论进口出口线上线下,其本质还是商业零售和消费者认知。
对比起来,B2C 的思路强调是标准化的商品和服务,从综合到垂直品类,在 PC 时代汇聚大规模流量;而移动 WooCommerce 跨境电商,与传统 PC 端 WooCommerce 跨境电商不同,有消费场景化,社交属性强的特征,对于丰富的海淘非标商品,C2C 的平台效应可以满足碎片化的使用者个性需求,形成规模。
当然 C2C 的模式还是有它固有的痛点,传统地靠广告和返点盈利的模式,服务体验的掌控度差,个人代购存在法律政策风险,买手制平台的转化普遍目前只有 2% 不到,早期如何获得流量,提高转化,形成海淘时尚品牌效应,平衡使用者与买手的规模增长都是难点。
4 、 BBC 保税区模式跨境供应链服务商,通过保税进行邮出模式,与 WooCommerce 跨境电商平台合作为其供货,平台提供使用者 woocommerce 订单后由这些服务商直接发货给使用者。
这些服务商很多还会提供一些供应链融资的服务。
优势在于便捷且无库存压力,痛点在于,BBC 借 WooCommerce 跨境电商名义行一般贸易之实,长远价值堪忧。
5 、海外 WooCommerce 跨境电商直邮典型玩家是亚马逊。
优势在于,有全球优质供应链物流体系和丰富的 SKU;痛点是,WooCommerce 跨境电商最终还是要比拼境内转化销售能力,对本土使用者消费需求的把握就尤为重要,亚马逊是否真的能做好本土下沉还有待考量。
6 、内容分享/社群信息典型玩家如小红书,内容引导消费,自然转化。
优势在于天然海外品牌培育基地,流量带到福利社转化为交易,但长远还是需要有强大供应链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