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的市場,已經開始逐步對 95 後的大學生進行一個開拓了,那麼對於現在的 95 後大學生來説,WooCommerce 商家該怎樣去 WooCommerce 運營,才能夠更好的有一個市場的拓展呢?想了解的不妨來這裏看一看吧。

95 後大學生,代表著年輕人的獨特性、活躍力和自有文化的興起。他們活躍於社交網絡,他們樂於分享自己的心情、美圖和喜好,他們用更開放的心態探究新產品……

關於這羣站在時代最前沿的年輕人,你真的瞭解 95 後大學生嗎?

本人從事互聯網 WordPress 教育行業多年,面向的用户都是大三、大四的學生,由於網上找不到現成的 95 後大學生用户畫像,於是投入了時間和人力進行調研併產出了這份報告,希望本文對你有所幫助。

一、調研收集定性和定量資料

1. 什麼是用户畫像 Persona

用户畫像 (persona) 的概念最早由互動設計之父 Alan Cooper 提出:”Personas are a concrete representation of target users.”

意思是:真實用户的虛擬代表,是建立在一系列屬性資料之上的目標用户模型。

通常用户畫像是根據用户人口學特徵、網絡瀏覽內容、網絡社交活動和消費行為等資訊而抽象出的一個標籤化的用户模型。

隨著互聯網的發展,現在我們説的用户畫像又包含了新的內涵。

用研君正是根據大師 Alen Cooper 的 “七步人物角色法” 構建了這份《95 後大學生用户畫像》:

Alen Cooper 的七步人物角色法:

界定用户行為變數

將訪談主題對映至行為變數

界定重要的行為模式

綜合特徵和相關目標

檢查完整性

展開敍述

制定任務角色模型

2. 構建用户畫像

構建用户畫像最需要注意的一點:用户畫像要建立在真實的資料之上,一切不建立在客觀資料基礎上的用户角色模型都是耍流氓。

在正式調研之前,用研君起草了一個調研大綱,見下圖:

通過用户訪談收集定性資料,通過問卷星收集定量資料。

我們的產品是面向在校的大三、大四學生,每次我們做訪談前,都需要明確發起訪談的背景與目標,本次訪談的目標是:瞭解 95 後大學生的行為習慣和偏好,瞭解他們的核心需求和消費觀,以及對競品的使用情況。

明確背景目標後,我們便進行樣本的選擇,樣本需要具有典型性和多樣性。這次,樣本就是我們常説的被訪談者。用研君邀請了 6 名大學生進行用户訪談,訪談完畢後整理資訊,將收集到的資訊製作成線上問卷,進行定量資訊收集。

二、產出報告

調研物件:95 後大三、大四學生。

調研方式:用户訪談、問卷調查法、網絡調查法 (問卷星) 。

調研目標:瞭解 95 後大學生的行為習慣和偏好,瞭解他們的核心需求和消費觀。

資料來源:統計調查。

1. 95 後大學生核心需求

核心需求優先順序:

就業方向:學生最關注的是就業方向,大一大二、大三大四各有一個擇業迷茫期。就業方向優先順序最高。

課程表:學生使用課表的頻率非常高。

技能測評:學生希望通過自測軟件得知自己有哪些技能欠缺。

實驗步驟:學生需要了解實驗的目的、方法、過程、結果。

專業排名:學生需要得知自己在本專業內排名。

考試成績:學生關心考試結果。

班級排名:學生需要得知自己在本班級的排名。

2. 95 後大學生對線上課程的消費觀

線上課程的元素優先順序:

課程內容:學生最關注的是課程內容,會通過實驗目錄判斷這門課是否屬於優質課程,最重視課程質量。

課程價格:學生其次關注課程價格,優先選擇免費課程。

課程播放量:學生會把播放量作為參考,播放量高的課程會點進去看。

課程評價:學生會通過評論區和星級瞭解這門課程,會受評論影響,如:課程質量、老師講課的風格。

分享推薦:當課程是老師、同學、師兄師姐或已工作的親戚推薦的,接受度高。

名師授課:學生關心講師的真實能力。

主流最新技術:學生想了解職場上的主流技術或最新技術。

老師個人魅力:當課程質量高時,老師的個人魅力 (幽默感、普通話、授課能力) 對學生來説會加分。

3. 95 後大學生裝置偏好

95 後大學生的手機 67% 為安卓系統,33% 為 IOS 系統。安卓手機包括:vivo 、榮耀、小米、魅族、華為、努比亞。

95 後大學生的電腦 61% 為 win10 、 27% 為 win7 、 10% 為 win8,應優先保證在這三個作業系統的效果。

大學生傾向於使用 360 、 Chrome 、 IE,根據資料顯示差別不大,應保證多種瀏覽器的相容性。

4. 95 後大學生對成績的看法

95 後大學生覺得個人能力不應通過分數來衡量。

據調研結果:哪怕在同一所學校,不同老師的評分方式也不一樣,因此學生並不認同分數跟個人能力有關。

5. 95 後大學生手機端和 PC 端投入時長

根據調研結果:大學生使用手機的平均時間為 8.4 小時。除了睡覺時間手機都線上,大部分是碎片時間,主要用於社交、看資訊、看視訊、聽音樂和遊戲。

固定的時間段是午睡前半小時 12:00~12:30 和 23:30~00:00 。

根據調研結果:大學生使用電腦的平均時間為 6.1 小時,主要用於學習和娛樂。

固定的時間段是 18:00-00:00 。

6. 95 後大學生手機應用偏好 Top15

根據調研結果:學生手機應用前五分別是微信、抖音、微博、支付寶和 QQ 。

學習類 APP:嗶哩嗶哩、慕課網、 CSDN 、 36 氪、起點學院、知乎、花瓣等。

視訊類 APP:愛奇藝、嗶哩嗶哩、騰訊視訊。

音樂類 APP:網易雲音樂、酷狗、 QQ 音樂。

娛樂類 APP:微信、抖音、微博。

手遊類 APP:絕地求生、王者榮耀。

7. 95 後大學生線上學習類應用偏好 top7

84% 的 95 後大學生以視訊類課程為自學的主要方式,包括:慕課、嗶哩嗶哩、我要自學網、騰訊課堂等; 也會通過技術 WooCommerce 社區類進行學習,包括 CSDN 和 W3SChool 。

視訊類教學更受學生歡迎。

48% 的 95 後大學生有購買教程的經歷:除了知名學習類平台,還通過非學習類平台購買,購買途徑多樣化。

看完了這些,大家知不知道該如何去推動 95 後大學生的消費力了呢?小編也希望廣大 WooCommerce 商家能夠更好的針對現在的大學生做一個不錯的 WooCommerce 運營哦。